塔吊模拟驾驶解锁工业安全密码、中药香囊制作感知药品监管温度、商标设计玩转知识产权保护、食品安全建言传递监管共治理念,再到探秘“民生标尺”、打卡热干面与奶油企业见证食品溯源、走进警察博物馆了解药物滥用的危害、学习粮食检测守护“舌尖安全”、走进智能服装生产企业关注质量标准……
这个夏天,“红色主旋律 先锋‘康康姐’——2025文明实践暑期科普亲子游”的10场主题活动,宛如10扇透视市场监管的窗口,向亲子家庭缓缓敞开。这场“行走的监管课堂”,以沉浸式实践为纽带,既为孩子开启科学探索之门,更让市民近距离读懂监管工作,让“监管为民”的理念在互动中深入人心。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活动,而是市场监管部门与市民之间知识与信任的双向奔赴。五年来,由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打造的“康康姐”暑期科普亲子游,已超越活动本身,成为无数家庭夏日里的期待,更成为市场监管部门倾听民声、连接民心的重要桥梁。
五年来,一组数字镌刻下监管与民生同频共振的印记:40个实践场景的坚守,让抽象的监管职责变成可触可感的体验;660个孩子的真切欢笑,背后是家庭对监管工作的认知与认可;1660万网友的云端共鸣,引发更广泛的社会理解;而这一切的核心,是监管部门生动实践行风建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起理解与信任的平台,让市民看见监管、读懂监管、支持监管。
在这里,监管不仅仅是“严肃执法”,还是能亲手触摸的“民生守护”——缝制中药香囊时,了解药品成分监管的严谨;操作电梯模拟器时,感知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的细致;参观热干面生产线时,见证食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监管。孩子们戴上“小小研究员”的帽子,在探索中明白“监管为何重要”;父母放下手机,在陪伴中读懂“监管如何护民”。这种“沉浸式感知”的模式,让市民以参与者的身份理解监管工作的价值,信任便在认知转变中自然生长。
市场监管人员巧妙地将“食品安全”“商标保护”“药品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等核心职责,转化为亲子家庭愿意参与、乐于接受的体验项目。他们化身“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专业流程,用趣味互动化解距离感。当家长和孩子亲眼看到监管人员如何排查食品隐患、如何核验商品质量,“监管是为了守护每一个人”的认知便会扎根。
“监管不是冷冰冰的检查,而是实实在在的守护。”一位家长的动情感慨,道出了活动最核心的价值——它让市民透过“科普游”的窗口,看见监管工作的温度与力度;让监管部门借助“亲子互动”的桥梁,听见市民的心声与期待,双向的理解与信任,就在这样的交流中悄然凝聚。
五年时光,“康康姐”暑期科普亲子游用实践证明:最好的监管,离不开市民的理解;最强的治理,源自民心的凝聚。当市场监管工作走进市民生活,信任的根基便会越扎越牢。
这个夏天,当又一批孩子牵着父母的手走进“市场监管科普世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场场活动,更是市场监管部门“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实践,是城市治理中“政民同心”的生动缩影,是无数家庭对“幸福生活”的共同期盼。
未来漫长,在每一个参与过的家庭里,理解与信任的种子正静静生长,而“康康姐”科普游的故事,也将继续书写——让监管更懂民心,让民心更暖监管,共同绘就城市治理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