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9月07日 星期日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骏骏”好样的:三代人守一碗粉火了近50年

    (上接第一版) 

    面对餐饮行业越来越高的规范要求,他主动学习现代经营理念,实现“明厨亮灶”,让顾客能看到食材处理全过程;建立进货溯源制度,所有原料都从正规企业采购,确保食品安全;还制定了门店卫生标准,每天打烊后必须彻底清洁后厨。这些举措,让“骏骏”不仅留住了老味道,更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陈家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无论学历多高,都要先到店里劳动。陈本黄的堂弟陈黄星大学毕业后在店里站了3年柜台,然后去了一家证券公司。“每天早起开门、招呼顾客、收钱找零——知道赚钱要靠一双手,与人打交道要讲诚信,就算做其他工作,这些道理都用得上。”另一位堂弟陈龙成了体育教练,只要店里需要他也会来搭把手,煮粉、收碗都很熟练。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开店快50年了,陈家每个人都本分做事、踏实做人,从来没有过不良记录。”无论是第二代的陈国胜,还是第三代的陈本黄,提起这点都带着自豪。

    ■ 高一女生暑期到店劳动 小店要冲百年老店

    陈家的第四代开始接过劳动的接力棒。陈本黄的女儿陈嘉怡上高一。8月30日,嘉怡在店里熟练地收钱、出票、找零,与顾客交流落落大方,俨然是一名合格的“小店新人”。她说:“爸爸太辛苦了。”陈本黄很支持,“我们陈家的孩子,上了初中后,寒暑假就要来店里劳动。做得认真,还会有奖励”。

    陈本黄说,不是非要让孩子们以后继续卖牛肉粉,而是希望通过劳动,让他们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懂得劳动的价值,尊重每一份职业。

    硚口区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科科长黄嵘婷表示,骏骏牛肉粉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小餐饮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早期露天摆摊求生存,到后来规范经营谋发展,再到如今传承风味树品牌,其成长轨迹折射出武汉个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程。该店目前已被列入武汉名特优新个体户名录。

    2010年至今,“骏骏”从一家总店扩展至六家门店,家族中十几人参与经营,还带动社会就业超百人。

    记者在中山大道看到,骏骏牛肉粉店所在的周边,汇聚了各式粉面、水饺、包子等美食小吃,沿街招牌整齐排列,即便高峰时段,各家小店也严守“不占道经营”的规矩,顾客坐在店内用餐,路面整洁。

    中山大道的街巷变宽了、门店变亮了,城市的烟火气里,始终不变的是这碗粉的味道,“我们就想做好一碗粉,守好这个店,争取做成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