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9月21日 星期日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南非青年组队来汉学直播

从光谷课堂到非洲货架的产业生态探索

    南非青年在武汉学习直播技能。

    □ 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一个高档产业园的独栋办公楼里,25个专业直播间已准备就绪,可同时支持150个学员学习。Mandlenkosi Vimbelo(中文名文信杰)和他的3名同学将成为这个产业园内的首批主播,把包括武汉在内的中国产品推广到更多非洲国家。

    今年5月,文信杰和他的20名同学在武汉结束为期一年的“南非丝路电商工坊”计划跨境电商技能学习,回到南非。这个计划是长江国贸(光谷)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南非中国文化与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开展的跨国校企合作项目。

    回国后,文信杰决定辞职当带货主播。“这几个月我们一直在做市场调研,来自中国的电动工具、电源、运动服装等在南非很受欢迎。”Nduduzo Magwaza(中文名马恩)说,这也是他和文信杰首批直播带货的商品。

    除了做主播,文信杰和马恩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当地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如何通过直播来销售商品。

    来武汉学习的一年时间里,文信杰尝试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直播带货,从注册商铺、选货、拍图片和视频、出镜吆喝到用户维护,整套流程都学了一遍。他在一家跨境电商平台开了属于自己的小店,向南非销售中国智造的电子产品和电子工具,90天挣了14000多元。“我想把我学到的这些经验教给更多南非年轻人。”他说。

    文信杰介绍,目前他直播时长累计有几百小时,一个带货心得就是,除了详细展示产品,重要的是要把粉丝当成家人、朋友。他在直播时,常说的一个词就是Family(家人们)。

    文信杰和马恩所在的产业园,是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在南非设立的跨境电商产业园,产业园负责人李威介绍,产业园在月底会开放一部分直播位,方便主播进行直播,10月底将完成全部直播位的开放,未来产业园不仅会进行直播培训,也会服务中国企业出海,为中国企业打开非洲市场提供服务。

    “在南非,社交媒体平台在年轻人中的触达率很高,只不过当地的直播电商生态还不完善。”李威说,这一批来汉的年轻人,回国后绝大多数都自己创业干起了跨境电商,而产业园的目标是未来几年在当地培养一万到两万名主播,帮助更多武汉产品打开南非乃至非洲市场,也让南非产品更好进入中国市场。

    出海背后,是武汉直播产业已形成的独具特色生态体系——产业基因与数字生态深度共生。

    不久前,海尔在汉建成家电行业首个AI直播中心。为何选择武汉?除了高校云集、人才资源丰富,一个重要原因是,美的、格力、TCL等家电巨头均在武汉有布局,且这些生产基地保持着行业领先水平。

    目前武汉涉及直播业务的企业超过3万家,集中在新媒体、电商、游戏、娱乐、教育、文旅、财经等多个领域,形成了18个直播电商集聚区,从业人员超50万人。

    武汉市互联网直播协会秘书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直播产业区别于其他城市直播产业模式,以“汉派”文化为内核,比如直接扎根本地服装、食品等制造业集群,构建“制造端—直播端—消费端”垂直贯通的“产业托底、直播赋能”双向循环格局,以集聚区整合起“人货场”资源,实现生态各环节有机成长。

    “武汉直播行业还需要加大政策与产业引导,通过激发武汉人才优势和企业创新活力,实现直播产业整体发展更上层楼。”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