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夏奕 通讯员张建勇 李佳
青山区恩施街实施“夜间6小时单行”已有4年多,不少驾驶员反映这条街“不好走”,问能不能改为“全天单行”。9月24日下午,“马路现场会”邀请周边居民、商户、学校、街道代表与区交管、城管及市交管等相关单位代表就“恩施街改全天单行”是否可行畅所欲言。
■ “全天单行”比“限时单行”好在哪?
市公安局青山区分局交通管理大队二中队中队长赵中浩介绍,全长1700米、宽9米、东西走向的恩施街为双向两车道机非混行道路,沿线共有5个南北向双向通行道路与之交织,还有多个小区、学校出入口分布在这条街上,加之周边老旧小区多、停车资源普遍不足,导致恩施街违法停车现象突出。
作为青山区重要的美食文化旅游名片,恩施街周边聚集100多家餐饮门店。每逢消夜时段与节假日、周末,这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夜间停车与行车需求大量叠加。2021年4月起交管部门对恩施街实施“夜间6小时单向通行”,4年多来,因夜间执法成本高且效果有限、违法行为取证困难等因素,恩施街的交通秩序及通行效率仍有待改善。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八大队民警武邦杰从交通组织的专业角度阐明“全天单行”的好处:从根本上消除双向会车的冲突和对峙,减少因抢道、加塞引发的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能减少车辆交叉等待和变道超车的需求,提升通行效率;显著减少食客车辆找车位或排队入库造成的拥堵;部分路段可增加单边停车泊位,停车供给变多,大幅减少违法停车对交通的冲击;减少会车和拥堵时的鸣笛需求,降低对住户和商户的噪音影响。
■ “全天单行”值得尝试
配套措施应同步跟进
通达社区108小区的居民王振涛说,小区唯一的机动车出入口就在恩施街上,如果改成“全天单行”,早晚高峰时段车辆往同一方向大量聚集,可能形成短时拥堵。需要交管部门对非机动车与行人进行隔离与规范。
商户代表“田勇私房菜”老板田勇表示,“全天单行”能提高车辆通行效率肯定是好事,但希望在道路交通组织优化的同时在周边扩充停车资源方便食客停车,如增设路面阶梯式收费停车泊位,或是与周边小区或单位协调在用餐时段允许外来车辆短时停放等。他还希望在周边路口增设引导牌,将改为“全天单行”后对商户生意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青山区钢城第十七小学政教主任张国安认为“全天单行”有利有弊:有利在于减少车辆交会,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便于交管部门引导,对学生出行安全有利;不利在于会影响到家长接送孩子的停车及行车习惯,需要花时间改变和调整。同时他认为,“全天单行”会给周边南北向的多条道路带来新的交通压力,需要同步配套合理的分流措施及相关设施。
青山区冶金街道欣城社区副书记季芳谈到“全天单行”可能对周边道路和附近黄州街幼儿园的影响时表示,社区会引导周边学校与家长尽量采取非机动车及步行接送孩子。
■ 避免“疏这头、堵那头”
既要走得安全又要停得方便
恩施街特色美食街区综合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黄立志提出,期待交管部门协调各导航软件平台给出清晰的指引,将路面交通标识与地面交通标线设置得醒目又清晰,并把配套措施与设施提前纳入考量。
钢花村街道公管办工作人员田飞提到,若改“全天单行”,115街社区与114街社区居民早晚高峰出行会出现绕行线路过长、短时拥堵的问题,希望交管部门提前设计好分流路线,不要“疏这头、堵那头”。同时,周边多所学校的上下学交通流、商户食材配送车流等也需要提前规划绕行路线及分流方案,希望交通组织改造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冶金街街道公管办工作人员肖赛龙希望同步规范非机动车的行驶与停放。青山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综合执法大队队员王治凯回应:目前恩施街周边已设置电子围栏29处、非机动车停车框线21处,能容纳约800至1200台非机动车停放。同时区城管也将协调共享单车停放在恩施街外的电子围栏,同步增加清运频次,安排专人维护恩施街周边停车秩序等。
武汉市公安局青山区分局交通管理大队副大队长王越表示,前期青山交警对恩施街进行长时间连续交通流量观测后,统计不同时段机动车流量、流向及拥堵节点等数据并形成分析报告,同时联合钢花街道、冶金街道开展多轮次民意征集,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问卷、宣传公告等形式,收集群众意见。目前,青山交警已经拟定了恩施街交通组织改造的初步方案,包含在恩施街沿线路口设置单向通行标识及禁令标志、重新规划道路交通标线、设置非机动车专用道、新增违停抓拍、施划路内停车泊位等具体措施,对“走得安全、停得方便”都给出诸多解决方案。
市公安局青山区分局副局长、交通管理大队大队长姚刚表示,各方的宝贵意见体现出居民对参与优化社会公共生活的热切期盼,青山交警将针对会上提出的具体问题继续结合实际不断优化,同时欢迎相关各方通过社区、电话等渠道不断向交管部门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