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周建仁)9月27日,中船集团武昌造船为中国海洋大学改造的“东方红2”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在武汉下水,标志着这艘有着辉煌业绩的科考船已完成阶段性核心改造,即将以全新姿态继续投身于我国海洋科教事业的新征程。
“东方红2”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1996年1月投入运行,入列服役27年,航行60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8圈,航迹遍及6个海域,创造了我国科学考察工作的多项纪录,是一艘名副其实的科考功勋船。
经多年使用,“东方红2”的船体及设备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磨损、老化及功能下降。2023年3月14日,“东方红2”在武昌造船双柳厂区开始为期30个月的改造。
武昌造船设计研究院船海技术中心副主任胡社来介绍,本次改造以“恢复功能、拓展能力、优化性能”为目标,多家单位协同攻关,实现了船舶操控与动力配套升级、科考系统功能升级、作业空间优化、航行性能提升、使用体验与成本优化、船舶使用寿命延长等六个方面的全新升级。
改造升级后,该船具备“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能在海上连续航行60天无需进行物资补给,可抵达全球多数海域开展作业。可同步开展陆架海域与大洋的水文、气象、物理、化学、地质、生物、地球物理七大领域观测研究,实现“一站式综合科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改造还融入多项核心技术,采用专项减振降噪工艺,大幅降低船舶运行对精密科考设备的干扰,保障观测精度;针对“老船型安装新设备”的兼容性难题,定制化安装适配方案,解决新设备与原有船体结构、系统的适配问题;采用三维建模与精细化规划技术,实现科考设备、动力系统、实验室的高效紧凑布置。引入精密测量与校准技术,确保船舶平台设备及科考设备的安装精度达标等。据悉,改造升级后,该船可确保再使用30年。
多年来,武昌造船在科考船设计建造领域成果丰硕,先后建造、改造交付了“科学号”“海洋六号”“向阳红03”“向阳红18”“大洋一号”“深海一号”等系列科学考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