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9月28日 星期日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一只“未来之鹰”两年破壳展翅高飞

    (上接第一版) 

    ■ 政府基金引导社会资本“精准滴灌”

    每年超40亿元投向硬科技

    武汉泓涛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主管合伙人姚莉说,5年内,已牵头设立及引进14只基金,总规模达60亿元,引进92家企业落户武汉。其投资的盛势启创、龙点睛、吉盛微等一批初创企业,正逐渐成长为城市经济的新生力量。

    资本持续加注武汉,背后是产业生态与政策体系的协同发力。目前,武汉市已设立武汉基金和江城基金两只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年投资规模超过40亿元,明确重点投向早期硬科技企业。其中,江城基金已参与新设基金6只,投资科技创新企业14家,投资规模超过22亿元,覆盖芯片设计、新材料、关键零部件等多个前沿领域。

    为统筹基金投资布局,市、区联合设立一批科创基金、产业基金和专项基金,运用资本引导产业向区域集聚。

    东湖高新区推出“投早投小”基金群及“拨转股”创新机制;武汉经开区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武汉车谷科创投资基金,明确对早期项目和人才企业投资比例不低于60%;江夏、江岸、洪山等区陆续推出配套举措,形成全覆盖的科技金融网络。

    亿宸资本管理合伙人于洪涛说,武汉在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半导体等领域蕴含重要投资机遇,将深耕武汉,着力投资那些技术门槛高、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助力武汉加快打造新时代“风投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