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阳区检察院不断增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支点建设的政治自觉,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帮助企业轻装上阵,行稳致远,以一系列务实创新的举措为支点建设增动力、添活力。
■ 排忧解难,听民意心连心
“公司资金被冻结了,生产经营很受影响。”2024年11月,一封申诉信引起了汉阳区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的注意。申诉人是一家企业的法律顾问。他反映,公司账户里资金被冻结的原因是卡里有近2万元是涉诈款项。
2024年1月,该企业某分公司收到了一家工程公司的采购需求,双方签订了《商业预付卡买卖合同》,完成了预付卡交易。然而两天后,正是因为这笔交易,企业账户资金因涉诈被冻结。公安机关查明资金流向,依法将企业账户部分资金冻结、划扣,导致企业对公账户被限制。于是就有了那封申诉信。
接到线索后,汉阳区检察院迅速启动核查程序,公安机关进一步查明事实,双方围绕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等反复磋商,最终认定,该企业在并不明知上游资金系诈骗赃款的情况下,履行了商事活动的注意义务,向对方支付合理对价,属于善意取得,不应被认定为违法所得。
今年5月,有关部门采纳了检察机关的建议,对相关账户资金予以返还。汉阳区检察院针对企业在经营中对涉诈资金流入防范意识不足的问题,在核实交易方身份、辨别异常交易情形、留存交易凭证等方面对企业进行了风险提示。
■ 精准施策,赢得发展信心
案件落下帷幕,但暴露的问题尚未解决。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中诈骗资金转移越来越隐蔽,涉企案件中的涉案财物也呈现出种类繁杂、涉及面广、处置难度大等特点。
据此,汉阳区检察院对涉企案件“每案必检”,同时,积极应用“涉企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监督模型”等大数据监督模型,拓宽案件线索来源,开展专项监督。
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该院与公安机关召开联席会议、开展同堂培训,就涉企案件办理、涉诈资金处置工作流程、异议受理等方面达成共识,从源头上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截至目前,该院已开展涉企挂案清理14件,陆续依法规范解冻22起共计137万余元涉诈资金“查扣冻”案件,其中99万余元为涉企资金。
■ 主动问需,传递司法暖心
企业需求在哪里,法治服务保障就跟到哪里。汉阳区检察院因地制宜,“四大检察”全面入驻区、街道两级综治中心,携手律师、人民调解员等,提供破坏营商环境投诉受理、涉企行政执法监督、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刑事风险等法律咨询服务,为企业及群众提供举报、控告、申诉、法律咨询的渠道,实现涉企案件快速流转、优先办理、重点监督。
今年来,依托检察官轮驻街道机制,该院“知音·护航”团队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为企业提供实在有效的帮助,前往黄金口工业园、大健康产业园、武汉基金产业基地等企业集聚地,开展“问诊式”走访和“订单式”宣传20余次,解答法律咨询70余次。
汉阳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以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为‘小切口’,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