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刘佩娅 包健
9月28日,襄阳至荆门高铁开通运营。当列车平稳驶过宜城汉江特大桥、襄阳东站双线特大桥和周家冲隧道这三处关键工程时,中铁大桥局的建设者向乘客讲述了背后的建设故事。
中铁大桥局承建的路段全长24.24公里,包含11段路基、11座桥梁和3座隧道,桥梁和隧道的总长度占比接近90%。
襄阳东站双线特大桥地下一共有1733个溶洞,最深的高35米,相当于十多层楼。有的桩基打下去,一口气能穿过15个溶洞,像串糖葫芦一样。地下的岩石还特别硬,最硬的地方比钢铁还硬。
建设者请来了“大力士”——国内最大的旋挖钻机。遇到硬岩石,用带“牙齿”的钻头慢慢啃;遇到流沙层和溶洞,一边下钢护筒保护,一边灌注水泥把空隙填实。就像给千疮百孔的地下“打补丁”,稳稳当当地把桥墩立了起来。
全长2252米的周家冲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大部分地段岩石比较破碎,还有7条断层带,地下溶洞也多。为了安全,建设者像老中医给病人“号脉”一样,在隧道开挖前,先用仪器“透视”前方的山体。每挖30米,就预报一次地质情况。预报发现,隧道出口的地下溶洞特别多,要是直接开挖,上面的山体可能会下沉。建设者想了个“打地基”的办法:在隧道底部,每隔不到一米,就向山体里斜着打一根10米长的钢管,像插筷子一样密密麻麻插好,再往钢管里灌满混凝土,等凝固后,这些钢管桩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把隧道和山体紧紧连成一个整体,任凭下面有溶洞,隧道也稳稳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