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向洁 刘嘉 通讯员王雯婷)“厨师叔叔,你做的肉酥烂、入味,我又去添了一碗!”9月28日,硚口区崇仁汉滨小学的午餐时间,学生边吃边向陪餐的食堂大厨郑红兵竖起大拇指。开学以来,该区通过“六级陪餐制”“明厨亮灶”工程及家校社协同管理,构建起覆盖采购、加工、监督全链条的食品安全体系,让9万余学子吃上安全、营养、美味的“放心餐”。
在崇仁汉滨小学,由校领导、人大代表、家长志愿者及食堂大厨等组成的“大朋友”团队,每日与学生同餐共评。郑红兵随身携带的菜谱画片、评价表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学生对菜品的建议:“红烧排骨再烧烂一点”“希望增加粗粮主食”……下周菜单会根据反馈作调整。
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营房校区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后厨每个环节。通过“明厨亮灶”系统,师生可在大屏实时查看操作间动态:师傅们统一佩戴口罩、帽子,食材溯源信息公示,餐具经高温消毒后密封存放。校长和值班干部每日进教室陪餐时,还现场办公解决学生提出的“汤碗边缘需擦净”等问题。
在井冈山小学,每日行政值班记录表详细标注菜品温度、学生剩饭率等数据;每学期两次的家长陪餐日,家长代表可突击检查食材库存、调味品保质期。该校二(6)班一位参与陪餐的袁姓家长感慨:“从‘明厨亮灶’监控里看到厨师规范操作,到校长蹲下身与孩子平视交流记录建议,这种透明度和责任感让我们很放心。”
硚口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陪餐不是简单的“同桌吃饭”,而是通过制度设计让管理者、教育者、家长成为食品安全共同体,把每顿饭都变成滋养身心的成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