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杨蔚 通讯员彭霜 张曼丹
黄色的美人蕉随风轻摇、挺拔的桂花树散发清香、五颜六色的绣球花绚烂绽放……金秋时节,武昌区首义路街道武南村社区城市公园小区入口处,一片缤纷花园格外引人注目。这个由居民亲手打造的“共享花园”,已成为小区的热门打卡地。
10月9日上午,城市公园小区工会小组成员邓少亮手持修剪刀,在花园里熟练地清理杂草。旁边,几位居民正将国庆假期从老家带回的花苗,一一种进土里。
“过去,这里杂草丛生,是小区里一块闲置多年的荒地。”邓少亮回忆,自己平时喜欢种花,便萌生了改造这片空地的念头。一开始,他担心邻居们不理解,没想到几个同样喜欢花草的居民自发地带着铁锹、铲子,跟着帮忙翻整土壤,零零星星地种上了花草。
“工会小组成立后,我们带头收集大家的想法,发现不少居民都想把这块地变得更美。”邓少亮说,邻里之间逐渐形成共识,开始一起规划这片小花园,并取名为“绿意工社”。居民们拿出各自的花盆、种子,围绕着小区道路,打造出了多样景观。后来,有热心居民提议,种在地上光秃秃的不好看,于是大家又找来废弃轮胎,仔细清洗后涂上彩漆,一层层垒起来做成了立体花坛,既美观又能防止水土流失。前不久,工会小组还组织居民运来石头,一起商量着在上面绘制二十四节气图案,为花园增添了文化气息。
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居民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种花。“大家一起护花、除虫,交流种植经验。”邓少亮介绍,大家一起筹集2000多元,在花园里建起一座小亭子,社区也帮忙配上了桌椅,又在旁边新建了一座长廊。养绿更要护绿,如今“花友”们还建起微信群,随时沟通哪株花被压坏了、什么时候该补种。
“共享花园建成后,许多居民都喜欢来这里聊天、晒太阳。看着身边鲜花环绕、环境整洁,大家的心情都变得格外舒畅。”邓少亮笑着说,不同背景的居民因花结缘,“以前楼上楼下互不认识,现在见面都会问一句,‘这花怎么种得这么好看?’”
“如今的‘共享花园’不仅成为居民‘以花为媒、以花交友’的平台,也成为社区与居民沟通联系的桥梁,在工会小组的带动下,居民从‘赏花人’变为社区治理的‘当家人’。”武南村社区书记李艳玲说,爱花的居民在这里交流种花心得,天气好时,楼上楼下还能聚在亭子里一起包饺子、分享自家的美食,“以前最难的是聚不起人,如今通过工会小组带领大家种花,熟悉的居民会相约看望独居老人、清理楼道卫生。邻里矛盾变少了,社区氛围也更温暖了”。
(参与采写:栾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