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国庆假期第一天,武汉市公安局江夏区分局首支女子骑警队在江夏里景区正式亮相。从热闹非凡的江夏里景区至庙山开发区繁忙的企业园区,从纸坊街道烟火气十足的居民社区到藏龙岛大学城20万学子青春洋溢的校园……女骑警队员们身着统一制服,驾驶警用摩托车,英姿飒爽地投入景区周边的交通疏导与安全保障工作,为这个国庆假期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警”线。
今年以来,江夏公安创新构建“护企、护民、护校”三护一体工作格局,以一个个“小切口”精准发力,撬动辖区“大平安”建设,用行动诠释“阳光下的守护”的深刻内涵,奋力描绘出一幅江夏公安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 贴心护企 做经济发展的“安全合伙人”
“真没想到,半天时间,我们所里35名员工的身份证就全部办妥了,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回忆起今年5月的经历,庙山派出所辖区的重点科研单位某研究所负责人仍记忆犹新。原来,庙山派出所“企业警务秘书”获悉企业有多名员工需要办理身份证换证业务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主动对接企业,提示注意事项,约定服务时间,仅用半天就高效完成了全部换证手续。
今年以来,江夏公安创新推出企业服务机制,构建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企业警务秘书”模式。该模式以“一企一警”“一园一策”为基础,通过“警务区+社区”联动,提供“点单式”服务,24小时全天候响应企业需求。针对园区企业反映突出的员工“进城难”问题,庙山派出所“企业警务秘书”积极协调公交公司,经过深入调研客流需求后,成功开通了定制班车路线,每日惠及企业员工近千人;针对新能源车辆增多的趋势,推动在园区周边合理位置加装了一批公共充电桩,有效解决了企业员工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
为提供更精准服务,江夏公安通过调研了解到,多数微小企业存在保安员考试难的问题,于是首创“送考上门”服务,深入多家企业组织模拟考试,累计开展15场考试,覆盖安保人员349人次。同时,为及时掌握企业诉求,持续优化“随叫随到”服务,将每月的第一周设为“入企业走访周”,今年来共为各类企业提供户籍政策咨询3500余次。
解决“硬需求”,更要化解“软纠纷”。今年6月,某物流公司员工张先生因车补报销与公司产生薪资纠纷。“企业警务秘书”刘苏洋第一时间介入,组织多轮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避免了矛盾升级,维护了企业正常生产秩序。“民警不仅懂法理,更通人情,他们的调解让我们心服口服。”拿到车补的张先生说。
除了贴身的服务,更有法律的支撑。江夏公安不断完善涉企相关制度规范。7月以来,集中组织32场“向市民报告”涉企专题汇报会,收集整理意见45条。同时修订完善多个涉企制度方案和文件,不断提升涉企案件办理效率。
江夏公安还坚持严厉打击各类涉企违法犯罪,不断升级企业安防系统建设,维护市场经营秩序。7月,辖区某建筑工地报警称,一批价值3000元的电缆原材料夜间被盗。分局立即启动涉企案件快侦机制,调取案发周边视频,迅速锁定嫌疑车辆及人员轨迹,民警迅速出击,抓获3名嫌疑人,带破5起案件,并追回大部分赃物。
江夏公安的服务触角还在不断延伸,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是确保企业正常经营的“体检员”,定期联合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仓储区域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7月,治安大队民警江小云联合各派出所,对全区KTV、私人影院、旅店等场所进行深度“体检”,针对场所内可能出现的监管死角、消防通道违规封堵等问题进行详细检查,并向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累计检查娱乐场所180余家。“每个隐患都可能是事故导火索。”在某足浴店后厨,民警发现私拉电线为电动车充电的“飞线”隐患,立即启动“即查即改”机制,现场指出并断电拆除,社区民警后期回访确认整改,确保隐患整改率动态保持100%。
他们还是协助企业反电诈的宣传员。今年9月,庙山派出所党支部与辖区企业党支部开展警企共建活动中,民警王怡与企业员工自编自导自演反诈短剧,将刷单、冒充领导等常见诈骗手段生动呈现,配合发放精心制作的反诈宣传册,在欢声笑语中将反诈防骗的“种子”播撒进企业员工心田。
“这种形式比单纯讲课有意思多了,印象特别深刻!”一名参与演出的企业员工小李表示,“现在接到可疑电话,我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短剧里的情景,并及时反馈给派出所民警”。
■ 细心护民 做百姓身边的“平安守护人”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平安建设的坚实根基。江夏公安聚焦民生关切,推动警务下沉,努力让平安可感、可触。
“多亏了潘警官和先锋队志愿者反复上门做工作,我们楼上楼下这噪音纠纷闹了半年,总算解决了。”家住庙山某小区的陈女士感慨道。
她口中的潘警官,是社区民警潘时涛。今年9月,因为楼上长期产生生活噪音,经过多次协商未果,陈女士买来震楼器进行回击。潘时涛在小区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介入,倾听双方诉求,引导换位思考,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妥善化解这场一触即发的邻里矛盾。
潘时涛政法先锋队通过建立详尽的社区档案、组建多元调解队伍、利用微信群及时互动,成功化解了大量邻里纠纷。“每个矛盾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解决问题,更要修复关系。”潘时涛说。
今年以来,潘时涛政法先锋队累计处置各类警情30余起,多次成功劝阻和拦截电信诈骗,为群众挽损超过10万元。
江夏公安还创新推出“警格+网格”融合治理模式,让社区民警真正融入基层治理体系,通过精细化治理,实现了从“被动接警”到“主动治理”的转变,创建了一批独具江夏公安特色的红色品牌。庙山派出所打造“红色管家”,整合物业、党员志愿者力量;金口派出所发挥13名女辅警细心、耐心的优势,组建“枫警娘子军”,专注乡村家庭纠纷调解和村湾巡逻;各派出所“向辖区群众汇报”活动开门纳谏,面对面听取民意,实打实解决问题。
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警格+网格”融合机制,累计成功化解各类基层矛盾纠纷600余起,排查风险隐患点位数以千计,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面对持续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江夏公安坚持打防结合、防范为先。9月17日,辖区居民谢女士在网上所谓的“理财专家”劝说下,来到银行取现9.3万元,银行工作人员察觉异常,立即启动警银联动机制,一边稳住谢女士,一边通知分局反诈大队。民警赵英涵、陈康火速赶到现场,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耐心劝导,最终成功拦截了这笔9.3万元的现金。“现在想想都后怕,那是我的多年积蓄啊。”事后谢女士心有余悸地说。
“套个圈就能学反诈,集齐邮票还能换小熊。”9月26日,藏龙岛派出所与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反诈同心,五色同行”主题宣传活动,以游戏化互动打破传统反诈宣传的“刻板印象”,吸引了近千名师生踊跃参与,让“防骗攻略”在欢声笑语中真正“活”了起来。
纸坊派出所花山社区的民警徐勇,针对年轻人工作忙、见面难的特点,设计了“徐警官留言条”,将最新的诈骗手法和防范提示写在留言条上,贴在住户门口。“回家看到门上的留言条,感觉很贴心,内容也容易记住。”租住在花山社区的年轻白领小张说。
结合开学季、网络安全宣传周等节点,将反诈宣传融入新生教育、企事业单位安全教育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9月18日,网安大队民警郜笑辰和吴文杰分别走进武汉纺织大学和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向卫健委工作人员、学生代表和教职工们,开展了两场关于网络空间安全与高校网络安全防护的专业授课。他们从实际案例切入,细致讲解数据防护、个人信息保护、钓鱼邮件识别等实用内容,将技术术语转化为日常场景中的注意事项,让听众在频频点头中悄然增强防护意识。
今年以来,江夏公安已开展各类反诈宣传活动100余场。通过精准预警、快速止付、联动拦截等措施,避免了大量群众的经济损失。
为守护群众的“钱袋子”,分局打出“快准稳”三记重拳,多起民生案件接连迅速破获,辖区居民群众拍手称快。依托“5110”快速反应机制和数据平台支撑,分局民生案件侦破专班对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砸车窗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案件,实行快指令、快处警、快共享、快合成、快比对、快抓捕的“民生案件快破”机制。
8月,多名车主报警,称夜间停放在路边的汽车车窗被砸,车内财物被盗。江夏公安民生案件侦破专班立即对系列案件进行串并侦查,迅速锁定3名嫌疑人身份和活动轨迹,在接警后24小时内便将这个流窜作案的团伙一网打尽。“早上发现车窗被砸,下午就接到破案通知,这个速度真让人安心。”车主刘先生说。
分局民生案件侦办负责人朱坤说,“民生案件快破”机制运行以来,成效斐然。传统盗窃案件破案率提升36.5%,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 暖心护校 做青春成长的“暖心陪伴者”
校园安全关乎千家万户。江夏公安将护校安园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构建内外结合、整体防控的安全生态链。
9月开学季,从小学到高校,江夏公安“一校一警”的驻校民警早已忙碌起来,他们检查安防设施、排查消防隐患、与校方共商安保方案。9月1日,文化路小学门口警用无人机不间断巡航,实时传回校门口及周边人流、车流画面,为地面警力调度提供支撑;高校的校园内,反诈宣传点前围满了新生,民警和志愿者正热情地讲解着“校园贷”“兼职刷单”等骗局。“警官讲得特别生动,我一下就记住了!”一名大一新生说。从人防、物防到技防,日常守护都密不透风。
“警察叔叔信箱”已成为连接童心与警心的温暖桥梁,警察叔叔们用这样的方式耐心解答着孩子们的成长烦恼。“想去帮助我的大哥哥大姐姐的大学校园看看。”3月,法泗街派出所民警沈杰在收到学生小妍的来信后组织了一批留守儿童走进辖区高校参观,带领他们体验大学生活。活动开展以来,信箱收到学生各类来信咨询求助,均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感谢你于今年6月1日救助他人于危难,展现了江城义警的优秀品质……”近日,东湖学院毕业生小罗收到了一封来自江夏公安的表扬信。原来,小罗是该校“江城义警”队伍的一员,此前在校期间,小罗在学校附近小吃街看到有人发生肢体冲突时,及时上前制止。在江夏,像小罗这样的“校园义警”还有很多。分局积极发动校园保安、辅导员、学生骨干加入“江城义警”队伍,参与校园巡逻、矛盾调解、安全宣传等工作,形成“警校联动、师生参与、共建共治”的校园安全治理新模式。
据统计,今年以来,江夏公安累计开展“校园义警”专业技能培训32场,在全区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指导组建“江城义警”队伍267支,注册义警人数超过1500人,成为守护校园安全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穿上义警马甲,肩上就多了一份责任。”收到表扬信的小罗这样说道。
护企、护校、护民,江夏公安的“三护一体”工作格局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每一项便民举措的落实,每一起民生案件的侦破,每一次反诈宣传的开展,每一封学生来信的回复,都在编织着更加密实的平安网络。
江夏公安负责人介绍,将继续秉持“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以更有力的科技支撑、更温暖的服务触角,让“阳光下的守护”穿透每一个角落,照亮每一处细微而真实的幸福,为“平安江夏”建设写下更加精彩的注脚。
策划:饶浩 撰文:付冉 谈小珂 供图:江夏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