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我国主要聚变装置及进展

    实验中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成功落位安装的杜瓦底座。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夸父”八分之一真空室。

    ■ 中国聚变能商业化运用新期待

    2027年:

    开启聚变能燃烧实验

    2030年左右:

    具备中国首个工程实验堆的研发设计能力

    2035年左右:

    建成中国首个工程实验堆

    2045年左右:

    建成我国首个商用示范堆

    ■ 实现聚变能商业化运用需经历6个阶段

    原理探索:已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完成

    规模实验:通过多装置获取数据规律

    燃烧实验:开展燃烧等离子体实验

    我国目前正处于“燃烧实验”阶段,已具备开展相关实验的等离子体参数条件

    实验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示范堆:验证商用堆可行性

    商用堆:实现规模化发电

    ◎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HL-3)

    · 旨在支持中国聚变能的长期发展目标

    · 今年3月,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电子温度1.6亿℃的参数水平,综合参数大幅跃升

    · 标志我国的核聚变研究挺进燃烧实验

    ◎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

    · 专用于探索长脉冲、高性能等离子体运行

    · 今年1月,首次完成1亿℃1066秒“高质量燃烧”

    · 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夸父启明”(BEST)

    · 将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

    · 今年10月,装置主机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安装

    · 标志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部件研制和工程安装开启加速度

    ◎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夸父”(CRAFT)

    · 助力应对推进磁聚变能从目前的实验向功能性聚变电厂发展所涉及的工程集成挑战

    · 今年10月,偏滤器原型部件顺利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 标志我国自主设计的国际尺寸最大、热负荷最高的偏滤器原型部件研制成功

    目前,我国与50多个国家的140余家核聚变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我国已有逾百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可控核变创新联合体、聚变产业联盟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报道

    图片来源:新华社

    本版制图 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