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随着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主火炬被点燃,包括田径、游泳、网球、击剑、攀岩等一系列比赛也全面展开,吸引了成百上千名青少年选手激烈角逐。在市运会的这片赛场,一群热爱运动的孩子让自己的梦想插上了自信的翅膀。
■ 网球:四年前的冠军再度登顶
10月24日,为期三天的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体育类少儿组网球比赛在汉口江滩二期网球场正式开赛。本届赛事根据年龄设置了U8至U13共六个组别,参赛选手年龄跨度为8至13岁,设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及混合团体等25个单项比赛。来自全市13个城区的271名小球员齐聚赛场,展开了激烈角逐。最终,武汉经开区、洪山区、硚口区获得团体总分前三名。
参赛选手中有不少第一次参加市运会比赛的新手,刚结束U8组比赛的江岸区队小队员胡熠桸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我已经打网球两年了,我知道费德勒、德约科维奇,还有郑钦文,长大后我要像他们一样打球!”小胡爸爸胡可是一名网球教练,他表示:“让孩子打网球主要是锻炼身体,如果他真有天赋,我们也会支持他走专业道路。”
十多年前曾在市运会上拿到冠军的韩豫,如今已是青山区队领队,他带领17名小队员前来参赛。他表示:“这次比赛,青山区队的队员覆盖U8至U13各个组别。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竞技的较量,更是一次珍贵的锻炼机会,希望他们在比赛中学会拼搏,也学会面对输赢。”
在U12组男单比赛中,青山队的李佳航和葛奕辰包揽了冠亚军。韩豫介绍说:“上届市运会,葛奕辰曾夺得过U8男单的冠军。那次比赛让他更加热爱网球。经过四年的苦练,这次他不但再次打进男单决赛,而且还跟李佳航搭档获得男双冠军。希望他继续好好训练,在网球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 游泳:想成为师姐那样的世界冠军
10月26日,为期三天的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体育类少儿组游泳比赛在武汉体育中心游泳馆开赛,来自全市14个区的256名小选手参加了比赛。
游泳池边,涂友山教练正带领武汉经开区队的一批小队员进行热身训练。几天前,游泳世界冠军艾衍含参加了本次市运会的开幕式,并作为第一棒火炬手参加了点火仪式。而涂友山正是艾衍含的启蒙教练,这些年来,涂教练一直坚守在基层青少年游泳训练的第一线。
“从两年前开始,我们就开始为市运会进行准备。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武汉经开区的游泳队已初具规模,也涌现出了不少有潜力的好苗子。这次武汉经开区队参赛队员有30多人,是从全区100余名小运动员中挑选出来的。”涂教练说。
11岁的曾莀奚练习游泳已有五六年的时间,本次市运会游泳比赛,她将参加多个项目的竞争。“我最拿手的项目是50米和100米自由泳,特别是50米,我觉得自己有希望夺得冠军。目前我最好成绩是30秒,这次比赛争取游进30秒以内。”曾莀奚说。
她的队友陈诺诺与游泳结缘颇有戏剧性,“有一次我妈妈参加团建活动差一点就溺水了,所以她回来后就把我送去学游泳,说一定要把女儿培养成游泳好手,免得碰到同样的危险。”陈诺诺说,“后来我自己也就喜欢上了游泳,练习游泳不但让我的身体更强壮了,也让我交到了不少好朋友。”
两位小姑娘都非常喜欢湖北省的游泳名将孙佳俊、艾衍含、杨佩琪……“我觉得这些世界冠军都好酷,不但游泳游得好,学习还特别棒,就是全面发展,我也希望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以后也可以到世界赛场上为国争光。”她们异口同声地说。
■ 攀岩:小选手岩壁上挑战极限
10月26—27日,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攀岩比赛在武汉体育中心攀岩基地开赛。本次比赛分为成人组和青少年组。成人组共有7个区的43人参赛,青少年组有9个区的81人参赛。
攀岩被称为“峭壁上的芭蕾”,它融合了人类极限的勇气与智慧,用高度定义攀登精神,用速度诠释巅峰竞逐。比赛中,各路选手飞檐走壁,展现了攀岩运动的力与美,引来观众连连惊叹。
10岁的孙静秋练习攀岩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但比赛中,身高刚过1米的她身轻如燕,犹如猿猴一般,灵巧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干净利落地达到了15米的线路顶端。在当天的比赛中,代表武汉经开区出赛的她是女子U11组中为数不多顺利完成难度挑战的选手。
从高空返回地面后,孙静秋淡定地说:“之前我也参加过不少比赛了,像省锦标赛、全国U系列比赛等。可能大家看到攀岩要爬这么高,觉得有点难,其实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不会那样想了。每次当我爬到最高处,完成一次挑战后,我都觉得自己特别酷。”为了本次市运会,孙静秋和队友们已经刻苦训练了很长时间,“差不多一周要练六次吧。除了难度项目还有攀石项目,我不觉得累,挺好玩的。”她说。
青山区的小选手胡晟峻则表示:“训练中失手从高处落下突然失重的那种感觉曾是我最害怕的,但经过反复训练,我逐渐克服了恐惧感。而当我顺利完成一次比赛,到达最高处时心里就非常有成就感。”小胡说,很喜欢湖北攀岩队的高手潘愚非,自己未来也想像潘愚非一样,成为世界冠军。
■ 田径:400米小将瞄准健将级
10月28—30日,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组田径比赛在江汉大学田径场举行,赛事分U13、U15、U17及青年四个年龄组,来自全市的711名运动员参赛。
在28日上午举行的男子U17组400米预赛中,选手万子浩获得小组第一晋级决赛。从小学开始专攻400米的万子浩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屡屡取得佳绩。2023年他先后在全国U系列锦标赛和全国中学生冠军赛上夺得冠军,个人最好成绩达到49秒。“今天的预赛基本正常吧,50秒30的成绩达到了我赛前的预期。决赛希望能再快一点,把这个成绩往前提一提。”他说,尽管自己多次夺得全国比赛冠军,但市运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想要站上领奖台,不敢有半点松懈。说到400米这个项目,万子浩感慨道:“想跑出好成绩肯定是不容易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最难受的是成绩遇到瓶颈,迟迟得不到提高时,就会觉得很郁闷很煎熬。当然大多数时间我还是享受这个过程的。”万子浩目前在武汉六中读高二,他希望在高考前能将个人成绩提高两秒,达到47秒左右。“我的学长胡家诚今年4月在亚洲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上夺得异程接力冠军,这对我们都是很好的激励。我希望未来自己能尽快达到健将级的水平,然后考上一所好的大学。”
■ 击剑:小剑客目标全国赛前二
10月28—29日,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体育类少儿组击剑比赛在江汉大学体育馆举行。全市12个区的214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在男子U10组佩剑比赛中,江岸区选手傅泓毅在小组赛上四战全胜晋级复赛。“我觉得上午比赛进攻时出手有点随意,防守时没有拉开跟对手的距离,防守动作也没到位,本来还可以把对手得分再压一压的。”点评起刚才的比赛,小伙子显得有点“凡尔赛”,“击剑是一项斗智斗勇的项目,我觉得练习击剑很开心。”傅泓毅说。
今年5月,在石家庄举行的全国击剑俱乐部赛上,傅泓毅夺得男子U10组个人冠军,让他坚定了在击剑赛道上继续前进的信心。“我的梦想是能在全国赛上杀入年龄组总排名前二,这对我来说还是非常困难的,我还需要更加刻苦地训练,参加更多的比赛,我做好了克服困难的准备。”
(长江日报记者张琳 通讯员肖洪 田卉 朱明钰)

上一版







朗读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