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杨蔚 通讯员彭霜 赵坤
“我家的旧电扇坏了,请问这里有螺丝刀吗?”“有的,您登记一下就可以借用。”10月28日,在武昌区南湖街道都市桃源社区“暖邻共享工具空间”,暖邻互助工会小组组长肖继华一边向居民杨女士说明借用流程,一边主动帮她一起修理电扇。他拿起螺丝刀、万用表等工具,不到几分钟,便让电扇重新转了起来。
“要是请外面师傅上门,少说也得花百把块钱。”杨女士感慨,肖师傅不仅帮自己省了钱,还教了她一门手艺。
走进“暖邻共享工具空间”,靠墙的置物架上,钢锯、电钻、榔头以及各式钳子等几十种专业工具整齐摆放,这些大多来自小区居民主动捐赠。居民家里有需要维修的小物件时,登记后就可以借回家使用。
家里的水管坏了却找不到钳子修,快递新到的柜子需要准备钉枪却没有准备,凳子螺丝掉了没有合适的螺丝刀……“因为手边没有工具,很多小问题都让人干着急。”都市桃源社区都市桃源小区党总支书记董爱莲介绍,都市桃源小区暖邻互助工会小组由此吸纳了有维修特长、懂机械电工的退休人员,组建起暖邻互助维修队。
维修队成员率先将家中闲置工具带到共享空间,邻居们闻讯也纷纷响应。很快,工具种类就丰富起来,小到起子、扳手,大到电锤、切割机,一应俱全。
“自从小区的工具共享空间开放以来,业务就没断过。”董爱莲说,维修队员除了负责日常借用管理,还常常主动帮居民维修。李女士的取暖器坏了,计至文师傅迅速修好并传授了维护技巧;金水达师傅帮邻居修好了罢工的微波炉;李宁一师傅为邻居的加湿器更换新零件……能工巧匠的热心肠,让居民们对家中的小家电故障不再发愁。
截至目前,“暖邻共享工具空间”的借用记录已达300余次。“有时候家里急需简单维修或者安装物件,就得下楼到小区外购买。现在下楼就可以借到工具,真是方便。”居民彭女士说。
除了方便居民小修小补,工会小组还给外卖小哥传授技术。今年9月,南湖街道十多名外卖员作为首批学徒,参加了由暖邻互助工会小组组织的维修培训,向经验丰富的师傅“一对一”拜师学艺。
工会小组成员根据实际需求,向他们传授了电动车电池保养、刹车调试、轮胎检测,以及电风扇、微波炉等家电的常见故障排查与清洁技巧。金水达还手把手帮学徒调整手机支架位置并拧紧螺丝。“以前车一响就心慌,电扇坏了干着急,手机支架也装得不稳。现在自己能辨别故障、动手维修,太有成就感了!”“95后”外卖小哥小陈说。
“我们通过吸纳拥有技术专长、热爱公益事业、具备奉献精神的退休职工组建工会小组开展助老便民服务。”都市桃源社区党委书记甘利蓉说,不仅培育职工群众共同的社区精神,让这些“老工匠”发挥以身示范、亲身引领作用,鼓励大家暖心互助,邻里相伴,也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互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参与感。
(栾嘉雯)

上一版




朗读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