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被盗、研发成果遭盗——企业遭遇商业秘密侵权,就像自家“压箱底的宝贝”被人偷偷拿走,维权时还常陷入“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的困境。如今,武汉多部门联手打造的“联合问诊”机制,正给企业送上维权“定心丸”,用专业力量破解痛点,既为商业秘密牢牢“上锁”,也为创新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商业秘密是企业的“生命线”。尤其对高科技企业而言,一项核心技术、一套核心代码往往是数年研发的心血、市场竞争的底气。可侵权案件的专业性、隐蔽性让不少企业从“被侵权”到“能维权”之间隔着一道鸿沟:要么分不清哪些属于商业秘密“密点”,要么证据收集不规范,要么内部管理有漏洞却找不到症结。以往单打独斗的维权模式往往让企业耗时耗力还难有成效,既不敢放开手脚搞研发,也难以安心投身市场竞争。
关键时刻,武汉的“组合拳”精准破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检察院等多部门联手成立预处理中心,变“各自为战”为“协同发力”,就像给企业商业秘密维权开了家专科医院。检察机关帮助提炼“密点”、厘清法律边界,公安部门指出内部管理漏洞、筑牢防线,市场监管部门指导证据收集、提升维权效率,一套“一站式”服务下来,既给企业送上维权“导航图”,又递上风险防范“工具包”,让“不会维、维不好”的难题有了解决路径。
这种跨部门“联合问诊”模式体现着武汉保护创新的巧思与诚意。它不是事后“救火”,而是注重事前“防病”;不仅帮企业解决当下的侵权纠纷,更指导企业堵住管理漏洞,实现从“被动维权”到“主动防范”的转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商业秘密保护正是为创新筑牢“防护网”的关键所在。武汉多部门以协同之力织密这张保护网,用专业服务精准破解企业维权痛点,既守住了企业的核心利益,更给城市科技创新注入了充足底气。期待这样的“武汉经验”持续发力,让更多企业摆脱侵权困扰,安心搞研发、大胆闯市场,让创新之花在更安全的土壤里绚烂绽放。
(文:文岚)

上一版



朗读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