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光谷3551大赛夺冠

武汉博士团队项目获千万元天使投资

    长江日报讯(记者康华蕾 李佳 通讯员东新才)11月14日,2025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总决赛收官,人工智能、芯片、高端生物制造等项目齐聚。1997年出生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博士刘宇轩,带领“新一代量子点短波红外芯片”项目获得总决赛第一名。这支自光谷孵化的团队,用科研积淀+产业化攻坚,研制出国内首款硫化铅量子点红外成像芯片。 

    作为武汉英睿红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宇轩率团队开辟新材料及器件系统赛道,年轻的工程师们首创阳离子交换法解决原料量产难题,最终实现芯片成本低、体积小、性能媲美商用顶尖产品的优势。该芯片已在科研成像、机器视觉、工业检测等领域落地,适配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新兴赛道,目前已与某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获得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估值破亿元。

    “光谷是创新的沃土。”刘宇轩说,创业路离不开平台赋能——光谷实验室提供的概念验证、中试支持,光电子信息产业完整产业链的加持,让实验室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青年就当在破解‘卡脖子’难题中,为国家发展注入青春力量。”刘宇轩说,未来还要持续为“世界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提升国产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该大赛自今年5月份启动报名以来,收到662个海内外创业项目报名参与,项目数量较往年大幅增长,三分之一以上具有海外背景和博士学位。闯入总决赛的团队汇聚了海内外名校硕博士生。这些新锐团队研发了全球首款全向智能抗流水下机器人、全球首创“蚂蚁噬骨”吸附式移动磨抛加工装备,创下全球最大的焊接AI智能体部署规模等。

    最终,“新一代量子点短波红外芯片”“微纳三维成像面共焦3D显微镜”等4个项目获一等奖,其中“新一代量子点短波红外芯片”以93.04分的成绩取得第一名;“零碳热管理新材料”“高阻特高磁导率微波吸收材料”等6个项目获二等奖;“新一代超分辨DUV光刻胶”“脑仿真智能体”等9个项目获得三等奖,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