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
11月16日上午8时,华工科技2025光谷马拉松鸣枪开跑。1.3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者穿越以科技和青春为主题的赛道,满怀激情向终点进发。经过激烈角逐,来自甘肃兰州的王涛和湖北武汉的熊娟分别获得男、女全程马拉松冠军。
人形机器人颁奖嘉宾、人形机器人啦啦队、人形机器人医生……本次光谷马拉松将人形机器人应用延伸至赛事的多元化场景,打造出独特的“赛博光马”体验。
■ “小北”为选手颁奖
在终点线,来自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人形机器人“小北”成为最特别的颁奖嘉宾。他会为跑者戴上完赛奖牌,并送上完赛祝福,吸引了不少选手合影留念。
“太新奇了!第一次体验由人形机器人颁奖。”夺得男子组第四名的选手朱昌荣兴奋地分享,“这体验独一无二,非常契合光谷的科技氛围。”
“没想到光谷的人形机器人这么厉害。”上海跑者陈先生一边欣赏着“小北”为他戴上的完赛奖牌,一边回味着赛道上音乐加油站机器人的独特表演。“体验感拉满了,未来感十足。”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已实现量产,应用于工业、科研等场景,市场价格在20万至50万元之间。
■ “光子”啦啦队加油助威
在赛道沿线的音乐加油站,光谷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光子”随着音乐节奏为选手助威。
“音乐加油站那里,人形机器人为我们击鼓加油,终点还有机器人为跑者戴上完赛奖牌,这些生动的科技应用场景,让我们在奔跑中感受到光谷这座‘未来之城’强劲的科技脉动。”女子全马冠军熊娟说,“给人满满的科技感,参赛体验感很强。”
这些机器人均来自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该中心近7000平方米的研发空间内,设有23个模拟真实场景的训练区,上百台机器人日夜在此“锻炼学习”,已成为光谷科技旅游的新亮点。
■ 全国首创“远游”为选手健康护航
在28公里处的紧急医疗保障站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远游”人形机器人一亮相,就引来不少参赛选手好奇互动。
“将人形机器人运用到马拉松赛事保障中,在全国还是头一回。”国家(湖北)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李志强介绍,在赛事保障中,目前主要依赖医务人员肉眼观察和经验判断,很多时候会遇上保障点会同时涌进多位选手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人形机器人在现场能够协助医疗人员进行初步问诊和分诊,显著增强了救援力量。
据悉,此次合作源于武汉大学在机器人领域的前瞻布局。“今年7月,武汉大学新成立了机器人学院,我们立即携手,谋划将人形机器人与紧急医学救援相结合。”李志强介绍,这款机器人具备实用的交互与辅助功能,跑者若感到不适,可主动与机器人对话,告知“我跑得有点心慌”,机器人便能基于内置的医学知识库进行分析和解答,完成初步问诊。
他透露,通过机器人的视觉识别技术,未来甚至可以通过分析跑者面部表情等数据,更早预判健康风险,实现超前干预。“这极有可能成为武汉在该领域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应用方向。”
在武汉,科技创新正以具象的方式融入城市生活。一周前,全国首家人形机器人7S店在光谷开业,集中展示“劳动者”“远游”等全系产品,标志着武汉人形机器人正式从实验室走向开放市场。
长江日报记者李琴 刘璇 朱文秀 高崇成 陆涛
通讯员吴非 张翼飞 於鑫益 龚志铭

上一版







朗读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