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神话来到现代语境

长江日报 2025年02月28日

    □ 徐迅

    作为一部动漫电影破了120亿元票房,以火箭速度登顶中国电影票房冠军及全球动画片票房榜首,《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无疑是当下话题的顶流。电影创造了历史,取得了惊人成功原因,除了春节档大量的观影需求外,作为一部动漫电影,《哪吒2》重新解构了哪吒“剔骨还父,削肉还母”的传统神话故事,使之符合当代语境,还掌握了动作、冒险、奇幻、喜剧等商业大片元素和流量密码,并融合致敬了对70后、80后影响深远的周星驰式无厘头喜剧风格等等。这也是电影能够破圈而出,受到各年龄层观众认可的重要原因。

    在电影的重头戏玉虚宫升仙考核中,太乙真人带着共用一个肉身的哪吒和敖丙走入玉虚宫,走上考场,开始了一场场令人或啼笑皆非,或热血沸腾的战斗。哪吒通过攻打战斗力一层高过一层的土拨鼠、申正道、石矶娘娘,通过升仙考核,取得了想要的宝物“琼浆玉液”,这里导演是融合了英雄电影以及冒险类电影如《夺宝奇兵》《木乃伊》等叙事模式。而“玉虚宫升仙打怪三人组”的人物设定,则是商业大片中“黄金铁三角”的模式,敖丙、哪吒、太乙真人分别对应着“武力担当”“搞笑担当”和“智慧担当”,当然《哪吒2》的创新之处在于敖丙与哪吒共用一个肉身,通过哪吒面容时美时丑、行为时正时邪的细微变化,制造了更多笑料。三人组时而互相嫌弃,时而负气斗嘴又相互帮助,在一场场惊险刺激又幽默搞笑的打怪冒险之旅中编织了密集的爽点和笑点。

    在电影的核心人物设定上,《哪吒2》颠覆了1979版《哪吒闹海》中以哪吒为唯一的主角、敖丙只是一个面目丑陋的反派的做法。电影中哪吒、敖丙作为时下流行的“双男主”人物出现,他们性格迥异,一个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一个调皮捣蛋、顽劣不羁,虽然性格上完全不同,但他们却有着相同的重情重义的特点。《哪吒2》中敖丙这个人物,十分符合网络修仙小说中男主角“美”“强”“惨”三大特质。敖丙为灵珠转世,一袭白衣胜雪,气质优雅出尘,在申公豹的指导下,法力修炼得极为高强。面临龙族整体被囚禁打压的惨痛命运,他更默默背负整个龙族复兴的希望,内心复杂而隐忍。而哪吒更类似网络男频小说中的男主角,以逆袭、开挂、升级为叙事逻辑和人物成长曲线。电影一开始哪吒便是魔丸投胎并成为仙界弃子、世间魔童,人见人厌,鬼见鬼愁,唯有父母和师父太乙真人不抛弃不放弃,而哪吒喊出的那句著名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口号,更表现出男主人公的成长与热血,最后凭借自身努力与抗争精神,得以成就自我,争雄天下。

    作为一部春节档合家欢电影,《哪吒2》让电影院里笑声不断。细看便能发现,电影运用了周星驰式的无厘头喜剧风格,更有不少桥段是化用周星驰电影里的著名片段。电影中哪吒与太乙真人师徒的组合,颇似周星驰电影里“星仔”+“达叔”的神配合。从《哪吒2》中太乙真人看的卷轴《神仙的自我修养》,无疑是在致敬《喜剧之王》里周星驰阅读的《演员的自我修养》;到彩蛋里鹿童和鹤童暴打无量仙翁,用拳头“整容”还原容貌的桥段,则是在模仿《唐伯虎点秋香》里的“还我漂漂拳”。早在导演饺子的早期获奖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的片尾鸣谢名单中,周星驰的名字便赫然在列。饺子也曾在采访中坦言:周星驰是我的精神导师。电影《哪吒2》发扬了周式喜剧风格,将港式喜剧的幽默风趣与以中国神话为原型的国漫嫁接到一起,呈现出新的生命力。

    《哪吒2》能在电影票房上步步走高,还在于它并非完全是一部以儿童为观众的电影。“三场捉妖考核”是电影里的重头戏之一,很多人也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土拨鼠身上看到普通打工人、从申正道的培训班看到教育竞赛,心有戚戚焉的同时也让《哪吒2》具有了当代共鸣。尤其是电影里的人物申公豹,从第一部里亦正亦邪的反派角色,到第二部里被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丰满角色。被称为“仙界小镇做题家”“妖族寒门贵子”的申公豹,引发了大量观众的“共情”。申公豹出身“妖族”,怀着远大抱负,刻苦修炼,希望不断向上爬,列位十二金仙,然而“异类”的身份,却任他努力也被排斥在外,十二金仙的空缺,被出身更好的太乙真人轻易得到。为了在阐教站稳脚跟,他甚至帮无量仙翁做了不少“脏活”,仍然不受重用、不被待见,其悲剧命运让职场人深深共情,也是当代青年成长困境的隐喻。

    《哪吒2》的巨大成功,让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当代转换与跨媒介故事,不仅仅是简单运用名著经典故事、传统文化元素、古典美学风格,还要进行通俗化、流行化的转化,并使之契合当代大众生活与审美品位。《哪吒》之前,最火的IP无疑是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近年来,《西游记》的跨媒介改编往往“破圈”大热爆火:从《西游记》取经故事延伸而来的国漫《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曾圈粉无数,正是观众从小猪妖的身上看到了初入职场有点真诚又有点可笑的自己;马伯庸戏仿《西游记》创作的小说《太白金星有点烦》,将经典《西游记》进行现代性解构,写出了一部“当代职场现形记”,以太白金星李长庚的视角,反映了现代职场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焦虑与内卷,同时融入了深刻的讽刺与幽默元素;还有喜剧综艺《喜人奇妙夜》之《八十一难》灵感也来自《西游记》,聚焦取经四人组最“边缘”的人物沙僧,为勤勤恳恳却不受待见的职场“小透明”正名;风靡全球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传统文化元素吸引了全世界玩家的关注。无论是重述神话中耳熟能详的故事,还是借古典神话的酒杯浇现代人之块垒,都是基于中国传统经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故事层次,运用其复杂性与多义性,演绎出了现代价值与时代观念,让传统神话在当代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作者系武汉市文联签约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