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国土治理让水更清、岸更净、天更蓝

洪湖老湾回族乡打造农文旅融合新“样板”

长江日报 2025年06月16日

    “你看到的这片整理复垦的200亩油菜田,等油菜收割以后,村民会插秧种植水稻,这样既扩大了沙洲村的耕地面积,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近日,湖北交投建设集团洪湖老湾回族乡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负责人杜见坤指着一望无垠的油菜田兴奋地说,目前整个项目的各项工程按计划推进,预计今年年底,老湾回族乡将呈现“水更清、岸更净、天更蓝”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民族风情水乡新貌。

    ■ 超前规划 完善沟渠灌溉设施

    北抵内荆河、南濒长江,老湾回族乡国土面积40平方公里,是全省12个散居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文旅产业基础。然而,作为传统的农业乡镇,也存在块头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主导产业不突出等不足。2023年9月,湖北交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洪湖市老湾回族乡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发挥专家智囊团优势,因地制宜,高水准完成顶层设计,绘就建设蓝图。

    2024年3月9日,项目正式动工,各项工程高质量推进。吕蒙口村是项目推进的重点,有丰富的水系资源和天然的沃土良田,可是田间沟渠年久失修,且沟渠容量无法满足项目土地平整后的需要。项目部工作人员多次前往该村,实地探查沟渠分布情况,反复论证后决定对该村中心沟采用钢筋U形槽施工工艺,既能扩大沟渠整体容量,也能减少淤泥的囤积,保障水流畅通。在施工现场,按照U形槽的内部结构,工作人员通过天泵将混凝土均匀地铺设进槽内护坡,实现钢筋与混凝土的完美结合,有效地提升沟渠的使用强度和使用年限。

    据介绍,目前项目所辖的行政村田间沟渠清淤面积已经完成计划的68%、沟渠护坡基础工作已完成13400米,占总量的78%。

    ■ 土地平整复垦 农民增收有了新途径

    作为项目中土地平整面积集中的“硬骨头”,石桥村存在地块分散、鱼塘和耕地交织、地块上无序建房和抛荒严重等问题。项目推进中,工作人员多次开展细致的前期调研,与村委会沟通协调,通过相邻地块连片复垦、废弃鱼塘填埋、房屋拆除补偿性安置等举措,有效解决了该村耕地面积不足,村民收入偏低的难题。目前新增的400亩土地完成平整后,村民已种植了油菜等经济作物,之后可投入水稻插秧的轮种。“这种科学化、规律性的农作物种植模式,将实现土地高效利用,转变农民收入单一化的样态,提升农民回归土地耕种的信心。”

    据了解,目前项目整体完成土地平整和审复测共2342亩,完成土地平整施工共1000亩,新增耕地约139亩。

    ■ 合理规划 村级道路建设上了新台阶

    洪湖老湾回族乡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包括6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原来村与村之间都靠狭窄的田埂路、黄土便道连接,村民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为了让村民走上“幸福路”,项目部采取先急后缓的工作思路,积极安排施工队伍进场,将所辖的村级道路改造升级工作排出“时间表”。目前,完成田间道原地貌测量11000余米,田间道路床整型累计完成3780米;道路碎石垫层铺设累计完成48000米;对现有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七纵四横”的骨干道路体系,目前已修建完成机耕桥10座、节制闸6座,拟新建3条通村通组道路,改扩建道路27条,积极打造7个美丽宜居的示范村庄。

    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开工以来,得到各级政府、单位及当地村民大力支持,洪湖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多次现场调研,对项目进展给予充分肯定。下一步,将按计划强力推进,将老湾回族乡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水乡景观独特、文化特色浓郁、服务设施完善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

    (通讯员曾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