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湖绿道(水彩画)
张敏耀 作
□ 华姿
2024年2月至7月,我在大湾区的南沙湾小住。这期间,或早或晚,或晴天或阴天,我在广东的万里碧道上骑行过多次。这万里碧道其实是由分布在广东各地的不同绿道组成的。我骑行过的绿道有:南沙湾绿道、明珠湾绿道、深圳湾绿道、香洲湾绿道、拱北湾绿道、大鹏湾绿道、松山湖绿道和蕉门河绿道。
每次骑行时我都会瞬间想起我们的东湖绿道,并把这些绿道和东湖绿道比较一番,然后对同行者说:“还是东湖绿道最美,不接受反驳。”
当然,我不是说这些绿道不美。这些绿道也很美,比如南沙湾的慧谷堤绿道、深圳的大鹏湾绿道,还有东莞的松山湖绿道,都很美。尤其深圳湾绿道,可以说美不胜收,骑行体验相当好。但跟东湖绿道比起来,我总觉得还是差那么一点(也许不止一点)。可以说,我们在骑行中所期待的美,东湖绿道都有。甚至可以说,它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不同需求,是所有骑行者、跑步者和徒步者的天堂。
退休后的头两年,因为突然多出许多需要打发的时间,我几乎把东湖绿道的每个角落都骑行了不止一遍。最开始是湖山道,从一棵树骑到千梅引:当我爱我的生活时,我要从一棵树骑到千梅引。当我埋怨我的生活时,我也从一棵树骑到千梅引。然后是磨山道、湖中道和湖林道。最后是彩叶道、白马道和郊野道。还有森林道及马鞍山公园里的各条小绿道,我都骑行过。迄今为止,我尚未骑行过的只有听涛道和书香道。听涛道是因为曾经徒步多次,而书香道是因为开放时间不长,我还没来得及去骑行。
我至今记得我第一次骑行到鹰嘴湖湾和清河桥的情景。从植物园旁的小村道穿过去,经过一片茂密的绿竹林,一大片开阔的湖面突然展现在眼前,就跟看到海一样。所以我在《磨山以东》这首诗里写道:“我能叫它东湖海吗?我就叫它东湖海吧。”那种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的感觉真是太治愈了。然后向左过碧波桥,过湖上栈道,再过磨山东门,就到了清河桥。站在桥上向西看,是磨山以及与磨山隔湖相望的落雁岛。向东看,是森林公园的太渔山和吹笛山。不管向西看还是向东看,湖水永远浩荡,山峦永远沉静。湖山对望,仿佛湖不再是湖,山也不再是山,而是万物相爱的大禾场。有一次站在桥上我甚至妄想:“我若有足够的信心,是不是就可以徒步东湖海,从鹰嘴湾直达彩云栖居的太渔山呢?”
第一次在森林公园骑行的时候是初夏,绿道两边的山坡上开满大片大片的小飞蓬。后来写《东湖初夏》时想起这个场景,就写下了这句:“小飞蓬再度举起她们的花,像举着一场雪。”
东湖绿道的美当然远不止于此。跟广东的万里碧道比起来,我觉得它起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肯定和赞美。
首先是沿途有山有水。除了知名的山,如珞珈山、磨山,还有默默无闻的山,如风筝山、斧头山。有大湖泊也有小池塘。沿着郊野道骑行,沿途可以看到很多小池塘,每个小池塘都标上了编号。有一段时间我常常一个人骑行。每次从团山路出发,过磨山,再经湖滨湿地,骑到T16号池塘就回转。池塘边默默伫立着一棵高大的老梧桐树,初夏时它一树葱翠,暮秋时它一身金黄。每次骑到那里,我都要停下来,举起手机,拍几张它的照片,仿佛在以我(一个人)的孤独,回应它(一棵树)的孤独。
有日出有日落,有朝霞有晚霞。除了书香道上著名的凌波门日出,磨山道上的鹰嘴湾日出和清河桥日出,也是非常壮观和壮美的。
有春花有秋叶。在春天,沿途盛开的樱花和桃花,有如彩云飘落。在夏天,湖边的浅水及沿途的池塘里,开满各种品种和颜色的荷花。而秋天则是满目彩叶:水杉、池杉、落羽杉,乌桕、梧桐、无患子,都黄了,或是红了。所以我在一首诗里问:“东湖的暮秋像一片黄叶。叶子这么美,你还要去看花吗?”
有直路有弯道,有上坡有下坡。若你在磨山南麓骑行过,你就知道,东湖绿道的弯道会带给你怎样的惊喜和惊讶。若你在郊野道骑行过,你就知道下坡的时候有多轻快和爽快。我有个朋友每次下坡时都要高喊一声:“加速度。”然后猛踩几下踏板,再轻捏刹车,风一般地滑下去。
还有风格各异的桥。比如湖中道上的雁归桥。天气好时站在桥上往南看,可以依次看见珞珈山、枫多山、南望山和磨山。郊野道上的鹊桥(位于落雁景区入口处),据说是全国最大的鹊桥。我每次骑行经过那里,都要转过头去深深地看它一眼。听涛景区有历史悠久的落羽桥、荷风桥,桃花岛和白马道上有落成不久的俪人桥、星光桥和银河桥。沿着落雁路骑行到叶家湾的时候,我就喜欢站在银河桥上俯拍那一大片荷叶、荷花,和湖面上那一闪而过的夕阳。而春天骑行到太渔桥,我一定会站在桥上,远远地拍那大片金黄的油菜花。
有城市有村落。我骑行时常常经过的村庄有:东头村、梨花村、湖光村、大李村、李家大湾、叶家湾,还有些不知其名的小村庄。有一次骑到李家大湾时突然好奇心大发,于是就从绿道拐进村子,沿村中小道一路骑下去,就看到了那所在武汉存在多年而我从不知晓的以西藏命名的中学:武汉西藏中学。而从落雁路绿道进入湖光村,村子北面的大鱼塘,作为规划中的东湖绿心,水质清澈,水面辽阔,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有大岛,比如湖中道上的湖心岛和郊野道上的落雁岛;也有小岛,比如在白马道骑行必须经过的桃花岛和璀璨岛。有湿地还有花海。春天有油菜花海,秋天有向日葵花海。我曾经一个人反复从吹笛景区的油菜花海骑过:“此时春水荡漾,油菜花开满东湖东岸,就像黄金在人间舞蹈,就像恩典临到了吹笛山和我们的暮年,这金色的傍晚值得我以少女的心情活着,并且活得像一只东湖的鹭。”
而郊野道沿途,既有修剪整齐的草坪和灌木,也有自然生长的杂草和藤蔓。有花圃也有菜地。我曾多次在绿道或绿道旁的菜地里,购买菜农刚从地里拔出的萝卜、带着露水的青菜和挂着白霜的红菜薹。
有自然景观,有人文景观;有植物园、水生生物馆,还有动物博物馆和湿地科普展示馆,以及配套齐全的各种服务驿站。更重要的是,东湖绿道有四季,夏天有林海,冬天有雪原。无论如何,这是广东的万里碧道不可能具备的。
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和骑行者。在我骑过的所有绿道里,我从没见过那么多人同时骑行的壮景。我每次骑到湖中道时都要小心翼翼。尤其全景广场那一段,永远熙熙攘攘,比热闹的街头还要热闹。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要向东湖绿道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维护者们致敬。我骑行过的每一段绿道都非常干净,即使是偏僻的地段。那是因为清洁工们在终日清扫。一个清洁工负责一段绿道,所以他们上班时是很孤单的,可能一整天都没人跟他们说话,尤其在郊野道上。有时我看到年龄与我相仿的女工,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路边休息,我就会停下来跟她说一会儿话。
数年来,我在朋友圈不厌其烦地发布东湖及我在东湖骑行的照片,我的数位外省朋友就是在看了我的朋友圈后,来东湖旅游并骑行的。
我在南沙湾小住的几个月里,每次有人问我最想念武汉的什么?我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东湖。我想立刻回去骑行,骑到哪里是哪里。”
“东湖这么大,有没有一枝花,是因为我的赞美而开的呢?晚霞这么红,也不会有一片云,是因为我的赞美而红的。可是我还是要赞美。因为赞美是我的需要,不是东湖和晚霞的需要。”
但是东湖的美是独立存在的,东湖绿道的美也是,它并不依赖于我们的赞美或骑行而存在。我们赞美或不赞美,我们骑行或不骑行,它都在那里,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
华姿:湖北作家,主要著作有《花满朝圣路》《自洁的洗濯》《两代人的热爱》《一个人的田野》《在爱中学会爱》《在爱中行走》等。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长江文艺散文奖、屈原文艺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