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 汤园、热干面、小米粥、水饺……9月18日上午,武汉市新洲区弘毅学校的同学们享受着食堂提供的丰富早餐。这所学校的食堂没有剩饭剩菜桶,全校300师生的一日三餐按个人需求提供,让学生们自觉参与到节约和珍惜粮食的行动中来。
记者在现场看到,身着校服的学生们整齐地在食堂“取餐”窗口排队取餐,一名五年级的孩子“点”了一碗热干面和一碗小汤园,吃得精光。所有师生就餐结束后,桌上几乎看不到剩饭剩菜,餐桌上的纸巾同学们也是物尽其用,正面擦嘴巴,反面擦餐桌。
据学校负责管理生活的李老师介绍,学校一日三餐重视荤素搭配,中餐二荤二素搭配三种汤,晚餐则是一荤二素搭配玉米、红薯和一汤。每天的食谱按照国家标准并根据孩子营养需求来搭配,菜品由学校食堂委员会(家长、老师、学生三方)商议制定的。李老师透露,为了让学生吃好又不浪费,生活老师在给学生盛饭菜时有个约定,即:伸大拇指表示多盛,伸小拇指表示少盛,大拇指和小拇指同时伸出则为正常,不浪费粮食。
弘毅学校祝亮平校长告诉记者,关于如何养成节约之风,学校首先从劳动教育入手,本学期开学以来,每个孩子都要到校园菜地去上劳动课,在老师的带领下收割和种植蔬菜。对此祝亮平说:“我们就是要让孩子们从劳动中感觉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因为只有参与劳动,学生才知感恩,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积极响应光盘行动,杜绝浪费。”
(魏杰 陶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