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半学期的推进,不少学生逐渐显露出学习动力不足、心境浮躁的态势。有家长很焦虑:“如何持续激发孩子学习主动性?”学习内驱力,这一源自学生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求与自我提升的渴望,成为我们亟待唤醒与呵护的宝贵财富。本期“你问我答”邀请到武汉市第十二中学资深班主任周晶为读者答疑解惑。
————————————
学习内驱力,是推动学生持续学习的核心引擎。当这股力量充沛时,孩子们会表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主动探索未知领域,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与成就。然而,当内驱力不足时,孩子们则可能陷入缺乏主动性、容易分心以及负面情绪滋生的困境。他们或许需要外部的督促与压力才能勉强启动学习之旅,却难以维持长久的专注与投入;他们或许因成绩的下滑而丧失信心,对学习产生厌倦、焦虑乃至沮丧的情绪。
探究内驱力不足之根源,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的四大因素。
首先,个人层面上的兴趣缺失、目标不明确、自我激励不足以及情绪问题,都是导致学习内驱力减弱的重要原因。孩子们若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便难以产生学习的动力;若目标模糊,便会在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若自我激励能力不足,便难以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下去;而情绪问题,则可能源自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其次,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内驱力同样产生着深远影响。父母的过度保护与干预,可能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丧失自主性与自我驱动力;而过分强调结果的教育方式,则可能让孩子忽略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从而缺乏内在动力。此外,学校与社会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学校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教学方式、同学的相处状况以及社会信息的接收,都在无形中塑造着孩子的学习态度与内驱力。最后,生理因素如身体疲劳、亚健康状态等,也可能成为阻碍孩子学习内驱力发挥的绊脚石。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并非束手无策。相反,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与路径,我们可以有效唤醒并呵护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 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业成长记录手册
学生可以亲自动手,为自己量身打造一本独一无二的学业成长记录手册。在这本手册中,设定清晰、具体、可量化、可达成、紧密相关且设有明确时限的学习目标,细致记录每日的学习感悟与个人的成长足迹。每当一个学习阶段告一段落,不妨在手册中梳理成绩,总结成功经验与汲取的教训,并详实记录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各项能力的提升状况,让个人的奋斗历程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不仅能够让每一点进步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成为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更能在遇到学习瓶颈、动力匮乏之时,成为回顾自身不懈努力与坚持的宝贵见证。
在手册的设计上,可以参考网络上丰富的学习心得分享,或是直接选购现成的学习计划本作为模板,同时融入个人喜爱的插画元素与励志名言,使手册既实用又充满个性色彩。
此外,为了给自己的学习之旅增添更多乐趣与动力,不妨设立一些小奖励机制,每当达成某个小目标或完成一系列任务后,就给予自己适当的奖励,让学习过程充满正反馈,更加生动有趣。
■ 教师:提供全方位学法指导与心育支持
教师可精心设计与实施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法指导活动,为学生铺设一条高效且充满动力的学习之路。面对学业挑战,部分学生或许羞于或不敢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而问题的累积往往成为信心流失的源头。对此,可以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
一方面,依据学生的学习阶段,精准投放学习方法指导。从日常学习的“预习—思考—复习”黄金法则,到针对各学科特性的分层分板块学习策略;从自主学习中日程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到碎片时间的高效管理技巧;再到整体复习阶段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的智慧,以及日常错题本的精心积累与考前策略性复习;乃至考试前的答题规范训练,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心态调整艺术,力求在每一个学习节点都给予最适宜的支持。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将所学方法付诸实践,并在过程中展示自己的学习轨迹与成果。教师可以定期邀请优秀毕业学子回校分享成功经验,组织年级内学习方法佼佼者进行公开演讲,同时引入心育导师,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与情绪管理指导,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坚韧的学习心态。
■ 家长:构建温馨家庭氛围,赋能孩子全面发展
家长应悉心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为孩子的成长铺设坚实的基石。家长可以主动寻觅志同道合的伙伴,构建家庭成长共同体,在周末的闲暇时光里,带领孩子们投身户外运动,在互动中深化友谊。同时,家长还可以布置一个“安静书桌”,为孩子创造一个专注学习的静谧天地,助力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摒弃传统的说教,多讲述自身的学习经历,与孩子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让孩子在倾听中感受到家长的真诚与信任。还可以邀请孩子参与家庭未来的规划,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对于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价值与责任。
此外,家长应时刻保持对社会动态的敏锐洞察,利用接送孩子的短暂时光,精心挑选热门话题与孩子展开深入交流。家长还可以精心策划“家庭赋能日”,在这一天,家长与孩子一起看电影、做饭、运动,共享亲子时光。
■ 学校:多方面构建成长环境,多维度激发学生潜能
学校应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成长环境。学校可定期开展学情调查与学生座谈会,邀请学生为学校的发展、年级的秩序维护、班级的整体提升贡献智慧与力量,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领导力,增强使命感。在课程安排上,学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确保充足的自习时间,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与发现中不断成长。此外,学校还应积极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肯定他们“亲自学”“亲自悟”的努力。
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者、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持续呵护。唤醒只是起点,持续的滋养与激励才是关键。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孩子们的学习之旅注入不竭的动力与光芒,让知识的火焰在他们心中熊熊燃烧,照亮他们成长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