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春晚武汉分会场在吉庆街开启了首日录制。
在黄鹤楼、横渡长江博物馆、光谷广场三个主舞台,演员们也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为在春晚舞台上展示出最美武汉而努力。
从2024年12月27日的第一场录制,到2025年1月28日除夕当天,春晚武汉分会场的盛大亮相,长江日报记者追访春晚在武汉的30个日日夜夜,为你解密幕后的点点滴滴。
■ 光 光谷一束光是如何点亮的
光谷星河的科幻之“光”,从最初彩排亮相就引爆网友关注,这里承载着武汉分会场开场亮相的重头戏。当这束光呈现于春晚舞台上,网友纷纷赞叹,“科技感满满,太震撼了”“惊艳,太有想象力了”。
灯光总设计师杨浩介绍,当镜头从远处进入到城市的时候,突然一个动画的光波打开,当光的射线全部打开后,整个光波会将光谷的氛围全部点亮。然后再将镜头转换到光线围绕的舞台中,看到虎座鸟架鼓,看到鼓舞,里面也不停地展现各种光和演员互动的画面。
在网友的解读中,光谷星河广场的春晚灯效被誉为“太空电梯实景”,也被誉为“宇宙中心”。杨浩觉得很有意思,“有网友说像地球中心,也有网友说像做饭的火炉。我们的灯光呈现是圆形的,网友解读的寓意非常好,就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在这样一个时代的状态下,我觉得这束光就是春晚融入生活的一个点,我们的艺术创作就是来源于生活。两者结合,既表达出春晚融入百姓家的感觉,也能通过艺术化光影的变形,展示出光谷独特的科技魅力。
■ 鼓 鼓王敲的鼓是什么鼓
光谷广场的虎座鸟架鼓和盛大的鼓舞,在春晚舞台上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虎座鸟架鼓这件举世闻名的器物,是楚国特有之物,其文物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作为一种可“悬而击之”的鼓,虎座鸟架鼓不仅具有乐器功能,其独特的造型更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
现场奏响虎座鸟架鼓的是“中国鼓王”王佳男,也是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打击乐演奏家。他介绍,导演组将鼓的原型进行了等比例放大,鼓面直径大概有近3米,非常有气势。此外,巨型虎座鸟架鼓,离地面有1.7米左右,导演组为王佳男做了一个与鼓的三分之一处平行的架子。王佳男表演时,要通过梯子爬上架子,“演奏时一发力,架子就很晃,我就要一直拿着一股劲儿来敲鼓,并且要掌握平衡”。在演出的呈现上,导演组一致认为,要用现代的节奏语言,与古典的乐器做一个融合,表达出当代艺术的气质。光谷星河是圆形转盘、鼓是圆的、鼓舞的队形是圆的,“节目表达讲究‘天圆地方’,表达的是团圆、圆满的感觉”。
■ 宴 摆满武汉名菜的长桌宴桌子有多长
长桌宴上的热气腾腾,展示的不仅仅是喜庆、团圆的氛围,更是武汉人民的幸福生活。录制现场,朱一龙还喝上了热乎乎的排骨藕汤,品尝到“家”的味道。
武汉餐饮协会秘书长王灵儿介绍,春晚录制需要布置长桌宴的场景,融合城市地标,展现武汉美食。而汉口里有武汉最大的仿百年建筑群,古色古香,很符合需求。
呈现在长桌宴上的菜品,由武汉19家餐厅共同制作完成,以武汉十大名菜为主。春晚导演组对于长桌宴中使用的桌子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桌子拼接后总长度要达到45米长,每张桌子要配4张条凳,桌椅材质要有老木头的质感,最后在老村长餐饮和木兰花乡景区内找到了类似感觉的长桌,进行拼接。
现场录制时,在长桌宴旁搭起了简易小厨房。亚洲十大名厨、鄂菜大师王海东,带着餐饮团队为菜品加工、装盘、点缀,还要让菜品保温,拍摄时才会有热气腾腾的感觉。
当晚天气寒冷,现场有近150名群演。厨师团队不停地续汤、加热,大家边喝边演,其乐融融。最后200多斤藕汤全部喝光。王海东说,“当天藕汤一直都为大家煲得热热的,味道醇厚、浓郁,汤汁呈现出粉红色,拍摄起来也好看。”
采写:长江日报记者黄丽娟 实习生冯婕妤
统筹: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