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洒满校园,鼓点声渐渐远去,武汉市汉阳区七里小学操场上,第二届“鼓文化节”闭幕仪式刚刚落幕。孩子们神采奕奕、意犹未尽,他们刚刚完成一场跨越年级、融合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精彩演出。在不远处的“天空农场”,孩子们正在一畦畦豆架下翻土浇水。在家庭实验室展示区里,望远镜、矿石标本、鲁班锁模型一应俱全,科学探究热火朝天。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七里小学以“五育并举”为教育主轴,提炼出“红·蓝·绿”三色育人理念,在校园实践中织就了一幅兼具时代气息与教育深度的育人长卷。
■ 红元素
以“中国红”敲响传承之音
近日,七里小学“鼓韵七里”第二届鼓文化节闭幕式举行。操场上锣鼓阵阵,热闹非凡,一年级的学生用稚嫩的童声诵读原创鼓辞《沁园春·鼓》,配以手鼓节奏,童趣盎然。五年级的孩子将京剧脸谱与中国鼓相融合,激情演绎文化传承的魅力。舞狮、击鼓、诵辞、变脸等传统元素层出不穷,鼓舞人心。
活动期间,学校还开展了“展、演、创、赛”四大板块内容。从艺术展览到技艺比拼,从原创作品创作到社团演出,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与“鼓文化”连接的方式。评委家长赞叹:“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击鼓,更读懂了鼓背后的团结与奋进精神。”
每年5月15日,七里小学都会举办鼓文化节。首届文化节开设了八大互动展区——“稼穑之声”“吉礼之声”“曜威之声”“凛然之声”“欢腾之声”“乐舞之声”“开箧之声”“协作之声”,分别代表农耕、礼仪、正义、军威、欢庆、乐舞、启智与协作,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知鼓文化的深厚底蕴。
学校构建了以“鼓乐课程”为根基、“鼓文化节”为平台、“威风锣鼓”社团为纽带的“三位一体”非遗传承生态链,逐步形成“童心鼓韵”系列课程。“童心鼓韵”课程以“学校的鼓”为基点,围绕“中国鼓”与“世界鼓”两条主线设计课程,融入校本教材开发,让中外鼓文化走进校园生活。
此外,七里小学还构建起由“智、趣、雅、形、威”五个系列组成的“鼓娃秀”课程体系,通过“溯鼓源、赏鼓韵、奏鼓曲、享鼓乐”四个模块的阶梯式教学,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力、表达力与协作力。
■ 蓝元素
以“科技蓝”点亮思维之光
夜晚的书房灯光温暖,三年级学生高沐恩和弟弟高沐泽正聚精会神地记录实验观察。这是七里小学“家庭科学实验室”项目下的常见场景。
该项目聚焦昆虫、水科技、植物、两栖爬行动物、天文、地质、非遗七大方向,共设三十个子课题,涵盖八十余组家庭学生。参与学生围绕选题设计实验,开展实地调查与创意实践。水科技组设计简易污水处理系统,非遗研究组探讨鲁班锁的力学奥秘,天文组则自制天体模型、夜观星辰,构建起跨学科融合的科学素养闭环。
为保障研究质量,学校组建由校内多学科优秀教师与校外专家组成的指导团队。特别是在非遗研究组中,邀请到省级非遗传承人担任导师,亲自指导孩子们完成项目设计和研究报告。
科学老师为不同研究小组定制教学路径,如:两栖爬行动物组从生物基础知识起步,拓展至湿地生态调查与物种分类记录;地质组则组织校园周边地貌勘察,配合标本采集与分析;天文组搭建星空观测课程,让学生实地掌握天体运行规律。
该项目还吸引大量家长积极参与。不少家长主动采购实验材料、搭建家庭实验空间、参与实验记录,成为学生科学探索旅程中的同行者与支持者。通过亲子共学、共研,家庭科学氛围日益浓厚,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动力与实践能力。
七里小学“家庭科学实验室”项目有效突破课堂边界,将科学教育延伸至家庭、拓展至社会。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与课堂,而是在生活中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循环。该项目在“双减”背景下,为智育发展注入新活力,也成为七里小学探索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
■ 绿元素
以“生态绿”扎根实践之基
盛夏时节,“天空农场”绿意盎然。五(2)班的孩子们围在豆架旁,观察长势、记录数据,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刚刚参加完“春暖花开‘植’得期待”种植节,将亲手培育的植物整齐摆放在展示区,晒出自己的劳动成果。
种植节只是七里小学劳动教育的一部分。近年来,学校围绕“课程+”构建多元化劳动教育体系,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劳育新范式。
在“课程+主题活动”模式下,学校定期组织种植节、厨艺节等活动。学生从选种、育苗、施肥、灌溉到记录、汇报,全流程参与植物培育。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农业技能,也通过“植物成长日记”锻炼了观察与记录能力。许多学生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在“课程+课后服务”方面,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课程。“天空农场”和“麦香厨房”成为劳动实践基地,课后社团活动如“瓜趣横生”“食农小创客”“二十四节气笔记”等应运而生。教师结合自身特长,开发“食农”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意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跨学科”更是七里小学劳育课程的一大亮点。科学课提供植物生长理论基础,数学课支持种植面积计算和产量预测,道德与法治课则引导学生了解传统农耕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联,激发文化认同。
此外,学校还定期组织“课程+校外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生态农业基地、传统农耕文化馆、现代农场等地,让孩子们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劳动之美,感受自然与生活的联系。
校长罗代造说,七里小学通过“中国红”铸魂、“科技蓝”启智、“生态绿”固本的三色实践,深入落实“五育并举”,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平台,致力于让每个学生的生命焕发光彩。
(杨幸慈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