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6月23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百亿级早期基金群抢滩环大学创新带

洪山产业基金6年孕育22粒“金种子”

    智动力机器人公司研发人员正在对关节模组进行功能完善和性能测试。

    栾嘉雯 摄

    洪山科创大厦成为基金公司创投集聚区。

    □ 长江日报记者王东方 张晟 通讯员赵浩宇 张蜜 黄瑾

    一条粗细与成人胳膊相当的机械臂,峰值推力可举起1000千克重物。6月18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洪山区智动力机器人公司了解到,这个刚研制完成的带力控的机器人直线关节,将供给“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子公司UQI优奇。

    这家公司的高速成长,得益于洪山产业基金的支持。

    记者从武汉洪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洪山资本)获悉,截至今年5月,洪山产业基金累计核准子基金32只,总规模246.5亿元。其中,早期子基金规模达87亿元,更多资本涌向了科技创新早期项目。百亿级早期基金群正在抢滩环大学创新带。

    ■ “一把米”引来“一袋米”

    “今年,洪山产业基金参股的招赢(湖北)智能网联基金完成对公司2000万元的投资,坚定了我们扎根武汉理工大学周边发展的决心。”智动力机器人公司负责人说,投身未来产业需要大量研发资金,洪山资本的“雪中送炭”,让我们顺利完成了关键零部件的定制订单。    

    2019年,洪山区启动规模5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投资运作。2023年,区属国有平台洪山科投集团出资设立总规模达50亿元的洪山母基金,与洪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共同构成洪山产业基金。

    洪山区相关负责人说,洪山产业基金运行规定明确“不以短期盈利为首要目的”,并制定了相关的容错细则。今年,洪山区发布“星光科转”10条,进一步加大洪山产业基金对早期子基金的支持力度,并继续实施“先投后股”改革,“推动国有资本放开手脚,敢投、愿投”。

    在离智动力机器人公司不远处的洪山科创大厦内,也聚集了木瓜法宝科技总部、云舟智维总部等一批人工智能企业。

    木瓜法宝科技董事长、武汉理工大学校友张本仙说,自己因高校创新资源和产业氛围而来,在“先投后股”专项资金的帮助下,他将公司总部设在武汉理工大学旁,“步行十分钟就能让学校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

    “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实施背景下,产业基金对招商引资的作用更为明显。”洪山资本负责人说,围绕人工智能全链条创新生态培育,洪山产业基金目前已参与设立基石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5只产业基金,总规模达94亿元。

    洪山产业基金还分别与招银国际资本和南方资产等头部创投和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合作,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等智能制造领域,成功培育和引入苏州利来、孔辉汽车、域控智驱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20家。

    洪山区相关负责人说,围绕智能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科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洪山区都部署了相关基金,希望通过基金带动头部企业落户,让“一把米”引来“一袋米”。

    ■ 70只产业基金聚集一栋楼

    走进洪山区珞南街道学府鑫苑2号楼,一楼右侧楼层索引牌上,中化高新投资管理(湖北)有限公司、武汉中航高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节能(湖北)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14至21层的基金公司,都是湖北创投界响当当的名字。

    2018年,随着头部基金湖北国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入驻,其管理的38只产业基金跟随而来,紧接着一批基金公司开始向学府鑫苑靠拢,目前已累计集聚70只产业基金。该公司总经理佟德瑞说:“好项目会跟着好资本而动,入驻7年来,我深切体会到基金集聚的‘强磁场’。”

    去年8月,洪山资本联合基石资本,发起设立15亿元规模的湖北基石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首次将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入湖北。基石资本合伙人陈延立说,该基金重点投资处于种子期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也更适合推动洪山区科技成果实现本地转化。

    “目前,洪山科创大厦、学府鑫苑已成为创投集聚区,资本的集聚带来的是更多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投资协作和品牌示范效应。”洪山资本负责人介绍,洪山产业基金采用“母基金+子基金+直投”运作模式,主动吸引大型央企、上市公司的企业风险资本、头部创投机构合作基金,不断扩充“资金池”,“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加快构建覆盖从早期到成熟期的多层次基金群”。

    目前,洪山区已注册股权投资机构和创投基金147家,总注册规模610亿元,累计吸引190余个国内头部创投机构、产业资本和创投服务机构,资本“触角”延伸至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产业发达地区。

    2024年,洪山区获评融中榜“2023-2024年度中国最佳产业投资聚集区”“2024年度中国活跃创投区县”。

    ■ 6年培育22家上市“金种子”

    打开手机银行,除了办理金融业务,还可链接到生活缴费、电影购票、积分兑换等站外平台,覆盖吃、行、游、购、娱等生活场景的“百货商场”已开在云端。由武汉市驿宝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驿宝通)开发的金融行业数字化采购及营销产品,目前已服务全国300多家金融客户。

    近3年,驿宝通营收逐年增长率超过100%,公司执行董事赵淳说:“企业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洪山区的助力。”

    2023年,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驿宝通进入洪山资本的视野,这家保持两周迭代一款新产品的企业,在国内率先驶入金融线上供应链赛道。

    “科技型企业在创办初期最难的就是融资,一般具有规模小、风险大的特点,与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不相匹配。按传统方式评估其资产,可能就是一堆电脑和几张桌子。”洪山资本负责人说,这时候,有技术和专利但缺资金的“潜力股”,更需要政府和国有企业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的助力。

    看准这匹还在成长的“千里马”,洪山资本不仅参与融资,也推动了该企业总部落户洪山区。

    “有了这笔研发资金,我们在半年内就开发出了全国领先的数字化产品,抢得了发展先机。”赵淳说,有了政府产业基金的信用加持,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客户纷纷下单,企业由此迅速打开全国市场。

    2019年以来,本着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原则,洪山产业基金通过参股基金投资与直接投资,使驿宝通、精臣科技、昱升光电等22家企业上榜武汉市上市“金种子”名单。

    (参与采写:栾嘉雯)

    ◎ 产业基金生态点燃创新火种

    22家企业成长为上市“金种子”,苏州利来、孔辉汽车等智能制造标杆项目落地投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为洪山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在这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支持主体——政府投资基金。

    2019年,洪山区搭建产业基金体系,6年间吸引注册股权投资机构和创投基金147家,总注册规模610亿元,环大学创新带已然成为资本竞逐的热土。

    其中,“从0到1”打造种子基金群,在全国创新实践“先投后股”模式,助燃“创新火种”;“从1到2”组建百亿级早期基金群,助力新兴产业“破土而出”;“从2到N”打造千亿级产业基金群,聚焦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现代产业体系“枝繁叶茂”。不同成长周期的企业,都能在大学之城的“热带雨林”中找到适配的发展土壤。

    当前,城市竞争正从单一政策扶持转向开放应用场景、培育产业生态。当政府甘当创新“园丁”,以长远眼光搭建雨林般的产业基金生态,资本活水便能精准滴灌硬科技的根系。如此,创新巨木自会成林,让城市在未来的产业版图上赢得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王东方 栾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