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用“乡情”说服投资人

黄石青年带回台资返乡办企业

    □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实习生李欣怡 通讯员张茜

    “一根头发的直径是7丝(1丝=0.01毫米),我们的产品必须做到误差不超过3丝,才能保证显示屏不进水。”7月8日上午,在黄石大冶湖电子信息产业园内,度边电子科技(黄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度边电子黄石公司)总经理兼法人代表张炼,拿着一个平板电脑的外壳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

    度边电子黄石公司是一家生产精密金属构件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广泛运用于消费电子、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投产三年来,公司营业额节节攀升:2023年2680万元,2024年4000万元,今年上半年5000万元。

    “是我说服投资人到我的家乡办厂的,现在投资人已经准备追加投资,进一步扩大产能了。”张炼笑着说。

    今年41岁的张炼是黄石大冶人,2003年技校毕业后,到广东东莞一家电子厂上班,踏实肯干再加上勤奋好学,只用1年半时间,他就从普工干到了领班。后来又到富士康工作,7年时间,张炼从生产组长升到了经理。

    在富士康工作期间,张炼的技术和人品都颇受供应商的赏识。2015年,供应商邀请他加盟度边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度边电子的发展势头非常好,在广东东莞、山东青岛都建有工厂,到了2019年又准备开设新的工厂。”张炼说,投资人准备将新厂建在长三角,带着他考察了好几个地方。在项目即将签约落户长三角之际,张炼向投资人推荐起了自己的家乡黄石大冶。

    张炼之所以推荐投资人到大冶办厂,主要源于他的乡愁。长年在外打拼,张炼时常想家。因工作繁忙,每次春节回家,他都很匆忙,根本没有时间好好陪陪父母。

    为了说服3位投资人,张炼化身大冶湖高新区的招商推荐官,从营商环境、产业链条、区位优势一一进行比较分析。“3位投资人都是台湾人,他们从没来过黄石,担心在黄石不适应。我就跟他们介绍,黄石已有100多家台企落户,是湖北省第二大台资汇集地。”张炼介绍,他和时任黄石市台办领导邀请投资人到黄石考察,投资人到黄石一看,这么多老熟人已在此投资,回去一开会就决定落户黄石。“我们的投资人也有很浓的家乡情结,祖籍黄石的台湾人很多,他们也找到了家的感觉。”

    2021年8月,度边电子黄石公司破土动工。为了帮扶企业早日投产,黄石人社部门除了提供政策支持,还帮忙协调对接技校、组织专场招聘会,帮助企业招聘了200多名员工。

    2022年2月,度边电子黄石公司投产,当年即跃升为规上企业。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亿元,年贡献税收超1500万元,成为黄石电子信息产业链强链补链的关键一环。

    更令张炼欣慰的是,公司可直接创造300多个高质量就业岗位,让众多乡亲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