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家驹:被遗忘的英雄》
苏智良、王海鸥 著 学林出版社
1937年11月,饶家驹在上海城隍庙周边建立了战时救护平民的难民安全区——饶家驹区,并延续至1940年6月,保护了30万中国难民。这是中国抗战史上第一个由国际友人倡导并成功设立的难民区,饶家驹创立的这一安全区模式直接促成战后修订《日内瓦公约》并加入战时平民保护的相关条款,影响深远,但知者寥寥。
《叹为观纸》
赵洪雅 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关于“纸”的历史著作,讲述了纸张如何在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及纸张从诞生到传播至全球的发展历程。在作者看来,纸张不只是书写的载体,更是历史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纸张和造纸术,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全书依托考古文物、古籍文献等原始资料,带领我们进入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纸的世界。
《北鸢》十周年珍藏版
葛亮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一双民国世家儿女相知、相恋、相守的故事,从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从市井生活到时代危局,他们一生的传奇照映着整个时代的变迁。百年风云,政客、军阀、寓公、商贾、文人、名伶、匠人等上百人轮番登场,在这部荡气回肠的命运浮沉录中,最后竟是那个坚守本心的人扶摇直上,翱翔于天际之间。终是风遂人愿,万事皆好。
《天地之间:古地图中的中国故事》
陈红彦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舆图一直是国家图书馆的特色收藏之一。本书以52幅重要古地图为坐标,串联起从先秦到近代的中国历史脉络,探讨地图的时代背景、绘制技法、版本差异、收藏情况以及后世影响等多方面内容,行文深入浅出,文笔流畅生动,充分展现了古代地图中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中国故事。带领读者从山河脉络中看见王朝兴衰、从方寸图卷里读懂家国故事。
《生命传》
[英]菲利普·鲍尔 著 王乔琦 译 中信出版集团
基因不是答案,而是问题的开始。本书打破了“基因决定论”,为什么教科书中的生物学总像一台精密仪器?答案或许是错的!生命不是线性的因果过程,生物绝非“基因制造的机器”,生命是一场从混沌中涌现的奇迹,而我们才刚刚读懂它的序章。“什么是生命”这个问题是没有有用答案的,而“生命是如何运作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才是应该去追寻的。
《纳粹与哲学家:一个人的流亡史》
[德]卡尔·洛维特 著 区立远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洛维特流亡海外后撰写的个人回忆和思想随笔。他以亲身经历为依据,详细记录了纳粹上台前后德国社会的变化,见证纳粹“掌控”社会的过程:纳粹如何利用尼采思想“合法化”自己的独裁统治,“一体化”政策如何一步步渗透到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德国人对犹太人的态度如何转变,德国知识分子群体如何崩塌……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