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来,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从一家医药销售型企业成长为栓剂“小巨人”,年产量4亿粒、拥有36个栓剂产品文号,15大系列、400个品规,手握7项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更被誉为“中国栓剂全产业链整合创新者”。
————————
一粒重量0.15克的栓剂,体量小巧如同一颗饱满的米粒,“个头”不大却身怀绝技,可镇痛、能退烧、会消炎,守护千万患者的健康。
■ 重诚信 并购之路勇创栓剂蓝海市场
“小小栓剂能有多大的市场?大企业看不上,小企业做不了,我们却在这里找到一片蓝海。”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信药业)董事长田南希在采访中感慨,公司能勇闯栓剂赛道,始于一次被动并购机遇。
1998年,原本进行代理业务的田南希突然接到客户电话,质问为什么给他们的价格那么高,但当她跟厂家沟通时,却没办法得到任何答案,也没有任何可以采取的措施。“随后,无数的客户反馈给我们这样的信息”。
“不能让客户觉得我在欺骗他们。”当价格战愈演愈烈时,田南希主动退出代理市场。这次转身让她清醒认识到:唯有掌握主动权,才能在行业立足。2000年初,她注册“感力克”商标,并和当时的宜药集团合作,开始了全国市场布局、自有品牌建设的道路。
《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在医药行业被简称为“GMP”。2002年,国家推行GMP认证改制。对于医药企业而言,GMP不仅是一项标准,更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此时,众多地方国企陷入资金困境,位于荆州的江陵制药厂便是其中之一。这家前身为化工厂的老企业,因体制僵化濒临停产。
当时已有多家外地企业和江陵制药厂商谈并购,当地政府却选择了东信药业,“他们相信我们也是本土企业,会深耕这片土地”。
这场并购,对当时年销售额仅6000万元的东信药业而言充满挑战。厂区里30亩地的红砖瓦房不符合GMP标准,咬牙推倒重建;缺乏生产管理经验,就从基础的车间改造学起。更关键的是战略定位的抉择:是延续感冒药优势,还是另辟蹊径?田南希发现江陵制药厂拥有11个栓剂文号和全国首仿的双氯芬酸钠栓产品。研究国外文献后,了解到栓剂在妇儿用药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直接通过腔道给药,起效速度快,且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尤其适合儿童和重症患者。
田南希果断将栓剂作为核心赛道,提出“以小博大”战略:在细分领域做到第一,比在红海市场“内卷”第二更有价值。
栓剂虽小,技术门槛却不低。基质配方、熔点控制、药物融合度等环节的细微差异,直接影响疗效与安全性。2006年起,田南希主导了两次关键并购,收购湖南富日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栓剂基质“混合脂肪酸甘油酯”市场占有率及技术水平;收购成都泸天化科森有限公司,扩大市场布局,“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产量占据全国80%,形成“原料+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
■ 善立标 刷新工艺和标准筑牢发展根基
成就东信药业行业声誉的,是对品质近乎苛刻的追求。
与西安杨森的合作,成为东信药业标准体系升级的“催化剂”。这家外资企业的“半飞检” 模式要求严苛:一年一次突击审计检查,从设备洁净度到杂质控制到质量体系都设定极致标准,现场检查均是该公司总部美国强生制药集团委托国际GMP专家审计。公司将内控标准提升至国际标准之上,最终成为其全球供应商。“他们的审计让我们明白,最高标准在哪里。”
标准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生产环节,更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作为全国最大的栓剂基质供应商,东信药业制定的《混合脂肪酸甘油酯质量标准》被全国80%的同行采用。2022年,公司参与起草的《混合脂肪酸甘油酯质量标准》所制定项目被国家药典委员会专家采纳,载入2025年《中国药典》,标志着东信药业从“标准跟随者”成长为“标准制定者”。
复方消痔栓的研发,是东信药业在中药栓剂领域啃下的一块“硬骨头”。作为中药复方制剂,它既要容纳中药矿物质粉末,又要融入中药清膏,两种成分性质差异显著,如何让它们在栓剂基质中完美融合,成了横亘在研发团队面前的难关。
团队从基质配方入手,反复调整内在技术指标:增加基质的黏稠度,调整基质羟值确保矿物质不渗出,修订灌注和成型温度,使产品质量稳定,优于同类别产品,成为公司的特色优势产品,也为中药栓剂的研发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范本。
东信药业一直致力于成为创新引领的企业,搭建栓剂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武汉拥有2000多平方米实验办公大楼,在荆州建设3000多平方米的研发质检综合大楼,将每年营收的5%投入研发,形成7项发明专利,20项适用新型专利。企业跻身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荣获省级单项冠军企业称号。
■ 塑品牌 让高品质药品惠及患者
“医药是健康产业,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田南希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东信药业塑品牌的核心理念。从“感力克”商标注册到“静青”“妍婷”“爱弥儿”等系列品牌深入人心,从区域市场到全国布局,东信药业用二十余年时间,在患者心中筑起“良心药、放心药”的品牌丰碑。
品牌的温度体现在社会责任中。2021年7月,东信药业向河南省灾区捐赠价值5万多元的救灾物资;2025年6月,东信药业在武汉市江岸区“金岸芳华・温暖家守护”爱心妈妈公益项目中,向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捐赠善款32万元,专项用于“青春期女童体检” 关爱计划。二十余年来,东信药业累计捐赠现金及物资价值260万元。从抗震救灾到精准扶贫,从关爱留守儿童到敬老助残,企业的公益足迹遍布全国。
■ 守初心 爱拼敢赢彰显企业家精神
“做医药二十多年,我最大的感悟是:既要敢闯敢拼有闯劲,也要有责任担当有敬畏之心。”田南希对企业家精神的诠释,藏在东信药业的发展轨迹里。
在她看来,医药行业的企业家精神首先是“敬畏之心”。“药品直接关系生命安全,一点马虎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这种敬畏让东信药业坚守“匠心制药,信济苍生”的使命,将每一粒栓剂都视为“健康的承诺”。其次是“创新之勇”。从跨界创业到深耕栓剂,从技术跟跑到标准制定,东信药业的每一步突破都源于“敢为人先”的勇气,正如田南希所说,“在医药领域,不创新就会被淘汰,创新慢了也是落后”。最后是“担当之责”。“企业的价值不止于利润,更在于能为社会解决多少问题。”从保障药品供应到投身公益事业,东信药业用行动践行着这份责任。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田南希正带领东信药业向“国内一流的品牌制药企业”目标迈进。
撰文:吴秋娜 胡学英 左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