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低峰时充电 高峰时向电网送电

新能源车可“卖电”赚取收益

    南太子湖超级充换电服务中心充放电站内,新能源车车主扫码放电。

    长江日报讯(记者宋磊 通讯员王欣 雷云 毛思哲)让新能源车成为“充电宝”,既能充电,又能向电网送电。近日,中部地区首个规模化车网互动(V2G)项目正式投入运行。这意味着,新能源车可在电网用电高峰时“放电卖电”赚取收益,同时为城市电网高峰稳定运行注入可靠的新动能。

    V2G技术也称车网互动技术,就是让新能源车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充电储存电能,在电网负荷高峰或有需要时将车载电池储存的电能反向输送回电网,从而让新能源车变为奔跑的“充电宝”。

    这一项目如何让车主受益?8月24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太子湖超级充换电服务中心充放电站看到,新能源车车主秦女士将自己的爱车接入能够双向充放电的V2G充电桩。经扫码、点击屏幕确认V2G放电后,她的车瞬间化身为“能量银行”,开始向电网反向输送电能。

    “我昨天晚上用家里的充电桩给汽车充电,1千瓦时电才4角5分,现在在这里放1千瓦时电可以赚2元多。”秦女士开心地说,“放1千瓦时电只需几分钟。我在充放电站旁吃一下晚饭,个把小时就能轻轻松松进账60多元。”

    秦女士轻松获利的“密码”源于峰谷电价差设计的激励机制。根据规模化车网互动项目的V2G放电收益规则,新能源车在每天各时段的放电价格并不相同。其中,16时至24时最高,1千瓦时电3元;0时至6时、14时至16时,1千瓦时电2元;6时至14时,1千瓦时电1元。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技术攻关实验室负责人李航介绍,经测算,新能源车车主如果每年30次放电、每次放电30千瓦时,总的放电收益就能相当于日常充电成本,实现“零成本”绿色出行。

    据悉,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已在全市11个充放电站布设了V2G的“能量银行存取点”。武汉市规模化车网互动项目是国家首批30个规模化试点之一,正在通过聚合所有新能源车构建起一个巨型“能量银行”,显著增强城市供电韧性。

    链接>>>

    武汉市11个车网互动放电活动站点

    武汉经开区南太子湖超级充换电服务中心充放电站

    江岸区御江苑三期充放电站

    东西湖区东山街道卫东社会停车场充放电站

    东西湖区柏泉新苑小区充放电站

    东西湖区将军新村还建小区充放电站

    黄陂区长轩岭街道新建街停车场充放电站

    蔡甸区五星还建社区充放电站

    东西湖区环湖路顺驰泊林小区充放电站

    蔡甸区泗通路消泗便民服务中心停车场充放电站

    黄陂区幸福路横店街道办事处充放电站

    东湖高新区花城家园桂园小区充放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