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龙权
人生漫漫,征途茫茫。只要不停走在前行的路上,总有一轮明月照亮你的夜空,点亮你的心灯,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
少年时,总觉得“月是故乡明”。月出东山之上,隔着上津柳照过来,在金钱河里洒下粼粼波光,然后沿着西边崔巍的白岩寨落下。那轮明月,总让我想象月宫的美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奇异的想象。
后来书读多了,才知道诗仙李白其实是从月宫贬下来的谪仙。峨眉月、床前月、关山月、瑶台月、花间月、金樽月、古郎月、夜郎月、天姥郯溪月、采石矶的月……一路走在逐月的途中,最终捉月坠江而升仙,让他的人生丰富、丰满、丰盈;才知道苏轼不是坡仙而是月老。只有他如千岁智者,把月看得如此通透、如此深邃、如此辽阔。无论是西江月、中秋月、赤壁的月、承天寺的月,还是一刻千金的春宵月,他都是从天外宇宙的角度来看的,看得十分淡定从容;才知道张若虚才是真正的月神。他在春江花开之夜,将明月观得最为认真与仔细,看得最有味道与意境。他的明月数问,问到宇宙深邃处、情感柔软处,至今无人答得出来。
又近中秋,月光照在我的窗棂上。边读着古人的月光诗,边回味一生中最美的几轮明月。
明月照我心的,当数去年中秋在竹山武陵源赏月了。经年累月的忙忙碌碌,难免有疲惫与焦虑的时候。偶听段吉雄君说竹山武陵峡酷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便心向往之。于是在中秋将近之时,约上一二十文化朋友驱车前往。我们一行从堵河驴头峡处乘小舟进发,行过极狭处水面,至迷津处渡口上岸。一路浩浩荡荡,背行囊、攀小径、过峡谷、听溪潺,时而驻足观鱼,时而打个水漂。正走得疲惫时,忽遇一片桃林、一片格桑花、一片开阔地,果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几间瓦屋,几十亩稻田和玉米地。正当我们在稻田拍照时,三只柴狗吠叫着飞驰而来,一群小猪也尾随而至。
小狗直接把我们接到武陵人王定喜家。他家挂满了腊肉和玉米棒,堆满了水稻和南瓜,男主人朴实,女主人灵便,一看就是勤劳殷实的人家。周围群山环抱,山高谷幽,连日阴云密布。晚上,我们在王定喜家里吃武陵美食,一边听老王介绍风土人情,一边忐忑不安地等待月亮升起。一直等到晚上九点多钟,还是阴云密布。老王家祖上是从官渡逃荒而来的,村里曾有30多户人家,如今只剩他一户留守。家里喂了八头牛放在山里自然放养,养了十几头猪几十只鸡,小孩当年读书要走二十多里山路最终还考上了大学。门前的山叫笔架山,侧边的山叫四方寨,有个山头星光月夜下可见人面轮廓,门前水流绵延三十多里……老王的故事都讲两遍了,月亮还没升起。大家又回去继续喝酒,有人已醉眼蒙眬了,月亮还没见动静。
老王一直说:“莫急,莫急,山里的月亮来得慢。”老王越是说“莫急”大家就越急,大老远赶来,就为了赏桃花源里中秋月的。正当大家心灰意冷之时,突然有人发现云开雾散,月亮从东边山崖上探出了半个脸,隔着稻场边上的大桂花树照射过来。瞬间,河谷、山峦、瓦屋、老树、稻田,均洒满了清辉。山里的月格外圆润、格外明亮、格外寂静,分明就是秦汉的月、魏晋的月。
是夜,我们高兴地举起了酒杯,燃起了篝火,吟起了月亮诗句接龙,办起了歌唱晚会;是夜,有人醉卧稻草堆呼呼大睡,与几只小狗同眠,月落人未归;是夜,待月西归放起了许愿河灯,赤脚在溪水里嬉戏,久久不愿睡觉,唯恐错过了月夜的每一道美景。
一场武陵峡中秋夜的赏月狂欢,清除了一身的疲惫,让我振奋精神整装再出发。
荀子说:“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在行的夜空、做的路上,无论路再黑、事再难,总有一轮明月照亮你前行,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
 
        
 上一版
 上一版



 朗读
朗读 放大
放大 缩小
缩小 全文复制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