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洪波
这可能是国家授时中心被最多人关注的时候。
10月19日媒体报道: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安全机关近期破获一起重大网络攻击案,掌握美国国家安全局网络攻击入侵中国国家授时中心的铁证,粉碎美方网攻窃密和渗透破坏的图谋,全力守护“北京时间”安全。
这次消息披露有诸多耐人寻味之处。国家安全部点名攻击来自美国国家安全局,而不是哪些个人或者哪些基层单位,表明此事属于国家行为。“重大”不是指攻击行为造成的后果,而是攻击行为本身的性质。案件过程表明攻击蓄谋已久,呈现递进式、体系化特点。
从2022年3月到2024年6月,时间长。攻击点从授时中心工作人员手机,到授时中心计算机,再到企图渗透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攻击手法从利用某境外手机品牌短信漏洞,到窃取登录凭证入侵,再到专门部署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启动特种网攻武器,实施高烈度网攻,并且隐匿攻击源头、隐藏攻击行为、擦除攻击痕迹。攻击目的从窃取手机信息,到刺探授时中心网络系统建设情况,再到对授时系统预置瘫痪破坏能力。
这场关于时间的“暗战”,清晰说明了时间的获得、维持和传递作为一种国家主权的重大性,作为一种国家能力的基础性,作为一种国家资源的战略性。“北京时间”不只是一个时间刻度,也是一个国家标准。自主可控的高精度时间体系,体现了国家在技术、筹划、组织、管理、执行上的能力,是国家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稳定而精确的时间“供应”,是所有大规模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
对国家授时中心的攻击,不是顺手在牵羊,不是“有枣没枣打一竿子”,而是目标确定、持之以恒、不断升级、冀有其成。国家安全机关“见招拆招,固定美方网攻证据,指导国家授时中心开展清查处置,斩断攻击链路,升级防范措施,消除危害隐患”,体现了维护国家“时间安全”的能力。案件的公开,再次暴露了美方“真正的‘黑客帝国’”“贼喊捉贼”的嘴脸,增进了人们的国家安全意识。
高技术社会也意味着高风险。社会的高技术化,意味着人很难脱离技术条件展开正常生活,社会无法离开技术条件正常运转。当生活已经靠电力支持时,你无法回到没有电的状态,这不是习惯不习惯的问题,而是你的生活已经成体系地转移到了电力时代,你的全部生活都以电力不成为问题为前置条件。这就像生命系统就是在空气条件下形成、在空气不会停供的情况下存在,如果空气不存在了,生命就继续不了。
时间技术在现代社会就是这样一种普遍的运转条件,时间系统的关键性和泛在性表现明显。时间协调了一切运转,从股市到银行、从网络到交通、从电力到物流、从科技到国防,从所有电子设备到天地交互。它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无声无息,只不过因为生活正常运转,就像健康的身体让你什么都感觉不到。而一旦时间系统不能有效运行,社会就会像大脑中枢无法指挥身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时间混乱不仅导致各种停摆,而且因时间管理失序将导致各种损毁。
关键性意味着极端重要性,泛在性也意味着脆弱性。攻击行为往往针对普遍弱点,手指插竹签致人疼痛、敲掉膝盖骨使人瘫痪、白磷弹让人身体燃烧、中子弹摧毁生物而不损伤物品,都体现了对“脆弱性”的利用。对授时系统的攻击,显然也是利用现代社会因技术普遍而基础的作用而体现出的特殊脆弱性,埋伏下“一击致命”的杀手,而且看起来仿佛手段相当“人道”。
当对时间系统的攻击,从刺探系统情况,发展到预置瘫痪能力,就是从运用网络战武器获取情报,发展到把瘫痪时间系统作为一种武器。这是“时间武器”的现实版本,是网络化、电子化条件下的新型武器开发。
瘫痪时间系统,就是瘫痪依靠高度时间协同而运行的所有系统。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但并不比硝烟弥漫的战场损害程度更低,甚至比炮声隆隆的战场更具摧毁性。毕竟硝烟弥漫的战场是在有限空间内展开的,而时间协同失败的后果无处不在;炮声隆隆的战场至少可以有来有往,而剥夺时间协同能力也就剥夺了反制的可能。在茫茫大海上关闭卫星和电讯信号,会使现代战舰完全失去战斗力;在时间频率已成为所有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时,摧毁授时系统就是摧毁统一的时间、摧毁技术运用的条件。

上一版




朗读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