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宁生
此书征引了大量民族志和考古学的材料,探索各种生产活动、日用器具、社会制度和习俗的起源问题,内容涉及远古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诸多方面。它也可以说是一本简明的远古文化史。此书原来有一个副题,就称为“人类文化史”。
此书不仅对研究民族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人来说,有可供参考之处;从事其他工作的人,若能在百忙之中看它一遍,亦能增长知识,大开眼界。例如,建筑工作者可以了解到最早的房屋是什么样子;机械师们可以了解到早在数万年前原始猎人已知利用各种机械原理来捕捉野兽;一个新闻工作者或通讯工作者,当看到原始人也会巧妙地传递消息或发布新闻,一定会感到惊异;一个教育工作者当看到所谓“野蛮人”教育孩子的方法会有许多可取之处,不能不引起深思。此外,要了解某种农作物开始种植和某种家畜开始驯养的地区,某些金属开始冶炼的时间,道路、桥梁、车辆、船只等的起源,政治、法律、宗教等的早期形态,此书也能为你提供答案,虽然是极为简单的答案。
人们有一种历史的兴趣,对任何事物总爱问一个从何而来,何时开始。朋友们,当你点燃一支烟卷、喝一杯酒、呷一口茶、观看一场戏剧表演或参加一场体育比赛的时候,你也想知道这些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是如何起源的吗?这本书的有关章节同样能给你有趣的解答。据作者自称,这本书就是为了满足一般人对各种事物起源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写的。
本书的作者利普斯,是著名的德国人类学家,这本《事物的起源》是他写的一本关于文化人类学的综合性著作,自出版后,很受读者欢迎。不仅出了英文版、德文版,并被译为俄文。
此书有许多优点。首先,作者公正地指出,世界各民族对人类文化都做过贡献。他列举说明美洲印第安人一系列发现和发明(见第五章),称赞“中国是许多伟大而奇妙的发明的发源地”(见第七章),并进一步肯定了冶铁术的故乡是在非洲(见第五章)。他认为,即使最原始的民族也有自己的创造,如帐篷就是在靠狩猎或放牧为生的印第安部落中首先发展起来的,而在狩猎、旅行或行军中,“白人尽其一切才智也未能发明……较之帐篷更为实用的东西”(第一章)。
其次,有些人类学著作,为了证实自己的理论和学说,充满了冗长的说教和无休止的争辩,而此书绝大部分篇幅都在介绍材料,而且按照各个问题的历史顺序来叙述这些材料。作者的某些看法和观点,我们即使不同意,但他所引用的材料,对我们却是有用的。
此书文字生动有趣,又带有德国人那种深奥的文风。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追溯一些重要制度、习俗、生活方式之起源,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之重要性,强调了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了解相互尊重,而这些正是人类学的永恒主题,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上一版




朗读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