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三个方面入手
发展化学核心素养

    名师名片:闵远胜,武汉市任家路中学教导主任,武汉市初中化学中心组成员,湖北省聂建军、李少坤名师工作室成员。

    初中化学具有基础性和实践性,对学生形成物质及其变化等基本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那我们该如何学好初中化学呢?

    ■ 重视实验探究 训练缜密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强弱的重要内容。很多同学只是背、记、默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一旦题目改变,就会手足无措。

    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慎将浓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的花瓣上,喜爱花的他马上进行冲洗,却发现紫色的花瓣变红了。惊奇的他没有放过这一偶然的发现,他还想到与酸相对的碱会不会也可能出现变色并进行了实验。“既然酸和碱使紫罗兰显现两种不同的颜色,那就可以用紫罗兰来鉴别酸和碱啊!”接着,波义耳发散自己的思维,想到大自然中还有其他颜色的花,他们又会与酸和碱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如果我们像波义耳一样重视实验探究,将教材中所有的实验原型做好整理,探究清楚实验原理、方法与步骤,面对中考实验探究题时就能游刃有余。

    做化学实验的时候,实验药品的摆放与添加顺序、仪器的组装与拆卸顺序等,都要有条理地进行。如果次序凌乱、应对方法错误,就可能造成事故,这也是常见考点。因此,家长要训练孩子的缜密思维,可以让孩子从整理房间物品、书桌,制定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做起,再将好习惯延伸到化学学习中。家长还可以购买家庭实验仪器与药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与孩子一起做实验,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观察、提出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 树立规范意识 理论联系实际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是初中化学考试考查的重点。化学用语(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的规范书写,填空题中用规范的语言精准描述化学过程、现象、结论,计算题中文字表达、物理量、单位的规范书写等是每一届初三不少学生的薄弱环节。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数化学试题情境来源于真实的生产、生活或科研实际,但很多同学不能将教材知识应用到具体情境中。例如,烧烤店为什么用木炭而不用木柴作燃料呢?答案就在“物质的性质”中。仔细观察木炭、木柴燃烧现象就会发现,木炭燃烧发光(没有明火、不冒烟),放出大量的热;木柴燃烧也放出大量的热,但会产生火焰、冒黑烟。因此,用木炭烧肉能使其受热均匀,不易被烧焦,也不会被熏黑。有时大家看到烤肉的木炭中也冒出了明火,同学们可以探究下原因。

    只有养成规范的答题习惯,才能避免过失性失分,逐步形成基础学科素养。多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养成从实际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加深对教材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做到举一反三,就能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注重证据推理 用好化学试卷

    初三化学很快就面临中考,考试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每次考试后总会听到一些同学抱怨,题目要求写名称却写成了化学式、没注意到单位需要换算、看漏了条件、没看懂题意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在平时的练习、考试中要有清晰的做题痕迹,做到题目的每个字都读到,及时划出或圈出关键点,注重做题的证据推理过程。第四单元最后一个课题《物质组成的表示》,是初中化学学习的第一个分水岭,理清离子与化合价的联系、怎么通过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如何根据化学式进行定量计算,只有让自己的推理思路清晰化,才能顺利突破这个难点。 

    对于化学试卷,可以遵循“看、议、听、做、思”五步法则。一看,对完答案后,重点看自己失分的地方,思考失分的原因,是知识点遗漏、是粗心大意、是思维混乱、是不规范答题,还是时间分配不合理。二议,与同学一起讨论,重点讨论做错的、扣分的题目,以及虽然做对但思维上有漏洞的地方。三听,听老师讲,听重点、难点、失分点和思维混乱点,听规范性作答的要求。四做,将错题、失分题统计整理出来,加上相似题及变式题,打印出来,进行限时训练,通过做题来查漏补缺。五思,完整经历解决问题的链条后,思考还抗拒或畏惧哪些知识点以及应对策略,思考考试时怎么合理高效分配时间。

    只要注重化学学习的证据推理过程,养成答题时及时划出关键点,将复杂情境按证据进行拆解推理,按五步法则用好化学试卷,就能不断提升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当掌握了化学学习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就会水到渠成,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也会变得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