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序跋集·

去散步、去远足、去旅行!

    摘编自黎幺《漫游的辩证法:大作家们的旅行书写》序言,标题有改动。

    □ 黎幺

    我的记忆中一直保留着一幅画面:一个遥远的夏夜,一座方方正正的小院像一只敞开的盒子,我坐在院里,靠在椅背上仰望夜空,满天星斗以其温柔璀璨的光辉和妙不可言的排列,向我传达已在宇宙中绵延了亿万年的意义。这种对浩瀚的阅读,是一切阅读的开始,让我在面对书本时,总在期待着与“远”和“阔”的相遇。

    正因如此,我爱阅读游记,而在其中,我尤为偏爱那一类不仅从空间的角度介绍一次旅行,更从象征的角度阐释一次旅行的作品,而在其中,我又特别偏爱那些大作家所写的游记。对于我,这些作者本人就是既壮丽亦险僻的精神景观。

    事实上,许多文学史上的巨人都有游记存世。这种优雅而轻盈的文类,对于诗人或小说家而言,都是非常好的修辞练习。更何况,游记这种文体形式本就出自最纯正高贵的文学源头,无论是史诗《奥德赛》,还是骑士罗兰或贝奥武夫的冒险故事,都在虚实难辨的文字世界里孕育了游记的雏形。

    就我个人的观感而论,游记拥有显而易见的文学魅力。

    首先,文字作品中最为迷人的部分,即那些非凡的状物描写在游记中十分多见,一本出色的游记所能带来的感官享受不亚于音乐与美酒,总能令人沉醉其中。

    其次,游记几乎是一种不受限制的文体。甚至可以说,它本就是一种为自由而生的文体,能够最大程度地刺激作者的表现欲。在一本游记当中往往能窥见一位作家最为本真的风格与趣味。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在阅读一本游记时,不仅仅是在作家用文字构造的空间内游赏,也在同时投身于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之中,每读一段优美的文字,便等于借作家之手,撷取了一朵业已结晶的浪花。这种在时间与空间中的双重收获,似乎只有在阅读游记时才能轻易实现。另外,阅读游记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微妙的“历史感应”,找到自身在历史中的位置。打个比方,当我们在远处遥望历史的整体,看到的只是平静的、如石镜一般全然凝固的混沌之海的洋面,但随着视角推进,逐步由宏观导向微观,海才会显出汹涌澎湃的真容,展露源于深处的变化与转机;每一位作家的经历都是一滴海水,如果我们凝视它,就会发现,大多数时候,它被牢牢地拘限在历史的海面之下,但在它主动跃起的瞬间,也会牵动全部的时间版图;这个由最微小的单元所做出的最细小的动作,是历史的最真实和最鲜活的内容,甚至可以说,只有那个瞬间才是可以被真切把握的。

    尽管阅读游记有这般多的好处,但似乎很少见到专门介绍经典游记的书籍。幸亏如此,我才有机会将这样一本书呈献在诸位面前。当然了,我无意扮演评论家的角色。评论家们总想用评论把他们评论的对象关进笼子里,而在此之前,他们首先得把自己关进去,这和游记的天马行空本就相悖。要写作一本介绍游记的书,只有以游记的方式才是适当的。

    在这层意义上,眼下这篇以说明为主的序言都显得多余,不过不要紧,我们马上就会结束它。奉劝各位有缘的读者朋友,请切实负起大地之尺的责任,有空的时候多出门,去散步、去远足、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