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序跋集·

国家为什么会破产

    摘编自作者新书《国家为什么会破产》引言。

    □ [美]瑞·达利欧

    一个国家的债务及其增长是否存在极限? 

    如果政府债务增长未能放缓,那么利率及其影响将会如何?

    一个拥有主要储备货币的大国(比如美国)是否会破产?倘若会,那又将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

    是否存在一种我们可以追踪的“大债务周期”?它能否告诉我们何时该对债务问题感到担忧,以及应对之策是什么?

    在深入探讨之前,我需要首先阐明我的出发点。我并非以经济学家的身份开展这项研究,而是以一名全球宏观投资者的视角开展这项研究,过去50多年来,我亲身经历了多个国家的多次债务周期,为了对这些周期走向下注,我必须充分理解并准确把握它们。我仔细研究了过去100年中所有重大债务周期,并对过去500年中的更多案例进行了粗略考察,因此,我相信自己已经掌握了驾驭这些周期的要领。鉴于当前经济态势令我深感忧虑,我认为我有责任将这项研究公之于众,供各界人士独立研判。

    通过我的研究,我发现存在着一种长期债务周期,这些周期无一例外地催生了重大债务泡沫及泡沫的破裂。据我观察,自1700年以来存在的约750个债务/货币市场中,仅有约20%得以存续,而所有幸存下来的市场都在经过本研究所阐述的机制后出现严重的货币贬值。我看到这种长期债务周期在数千年的王朝更迭中反复上演,并一次次预示着帝国、国家和省份的衰落。

    根据当前情况与模型的比对分析,我确信我们正面临一个历史反复上演的危险局面——中央政府与中央银行将陷入“破产”境地,这种情况已出现过数百次,并引发了重大的内部政治与地缘政治震荡。

    这里需要阐明一个重要观点:大债务周期仅是我所称的“整体大周期”(简称“大周期”)中多个相互关联的驱动力之一。具体而言:(1)大债务周期与(2)国内政治和谐与冲突周期高度同步、相互影响,后者又与(3)国际地缘政治和谐与冲突周期形成双向作用。这些周期又共同受制于(4)自然力量(干旱、洪水、疫情等)和(5)重大技术突破。当这些力量共同作用时,它们便构成了从“旧秩序”向“新秩序”演进过程中,和平繁荣与冲突萧条交替出现的整体大周期。

    什么是秩序?秩序是指运作范式。当既有体系崩解时,这些范式便发生更迭。货币秩序决定货币体系的运行规则,内部政治秩序规范国家的治理模式,地缘政治秩序界定国际间的权力格局。大周期的演进本质,就是从一种秩序(即运作体系)向另一种秩序的过渡。当这些秩序在重大危机中瓦解时,便是大周期终结之际。

    正如我在《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一书中所述,这些大周期的崩溃和秩序的巨变,通常一生仅发生一次,却往往伴随着剧痛。货币体系的更替、国内治理制度的革新与国际间治理体系的重建,这三者的演变周期往往同步,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系统性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