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武汉公安

聚焦民生期盼 守护城市平安

    武汉公安在商业街开展路面巡控。

    多部门协同侦破案件。

    武汉公安依托大数据中心构建“反诈大脑”,实时监测诈骗线索。

    “5110平台”和“警务协同群”支撑全警案件侦办。

    “光谷义警”配合社区民警治理社区安全隐患。

    “海燕直通车”为市民办理户政业务。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武汉公安用拳拳之心为人民,用实干担当护民安。

    ————————

    今年以来,武汉市公安局大力推进“五纵七横”体系化建设,不断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警务运行模式,切实聚焦民生领域安全与服务问题,始终将“打防管控建治”的重点放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来检验工作成效。

    围绕“执法有力度”,武汉公安“小案不小办”,将盗窃、诈骗、邻里纠纷等民生案件从“事后破案”转向“事前预警、事中快处”,治安、刑侦一体研判、精准打处。依托市局大数据实战中心,理清全能力清单136项,通过“5110平台”和“警务协同群”支撑全警民生案件侦办;通过建立预警模型,形成“预警在作案之前,破案在报案之前”的打击整治模式,推动全市民生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针对民生案件中职业化、团伙化特点,形成“研判—追踪—抓捕”全链条精准打击,从源头减少案件。在全市建立“1、3、5分钟”快反圈,推行“快接警、快勘查、快研判、快追抓、快审讯、快挽损”,追赃挽损率显著提升。

    围绕“服务有温度”,武汉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警格+网格”融合治理,组建社区警务团队,积极化解基层矛盾纠纷;针对易受骗群体建立“预警—上门—回访”全流程机制,靶向宣传防范;推出“海燕直通车”“知音航班”等服务品牌,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涉企服务“一窗通办”,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为办事群众排忧解难。

    武汉公安用拳拳之心为人民,用实干担当护民安。

    ■ 体系作战:助推民生案件破案“加速度”

    “真没想到,昨天丢的电动车,今天就找回来了!”7月29日下午,硚口区公安分局汉中派出所,市民吴先生从民警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电动车时,激动地连连道谢。这辆价值3000多元的电动车,28日下午发现被盗后,他急得团团转,报警时还担心“案子也不大,警察会不会不上心?”​

    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警情通过市公安局一体化指挥平台秒级响应,同步直达硚口区分局侦查中心。汉中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勘查,刑侦大队二中队民警同步调阅监控追踪轨迹,凯德警务站巡逻民警则在周边路口布控拦截。三个单位的民警在“警务协同群”里实时共享信息:“嫌疑人穿灰色T恤,戴黑帽”“在辖区安定巷一带落脚”。7月29日上午,嫌疑人陈某落网。

    这起案件的快速侦破,正是武汉公安体系化作战的生动写照。小案不小办,为了让安全感的成色更足,近年来,武汉公安聚焦“市区主战、派出所主防”,围绕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建立健全以情报指挥中心为龙头,大数据中心为支撑,全量警情研判为抓手,相关警种部门协同参与的“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整合刑侦、科信、网安等专业力量,组建市区两级侦查中心,集中优势资源、警力对盗窃、诈骗、伤害等民生案件进行集约研判、精准打击。

    “发生两起砸车窗案件!”今年3月31日,一则案件信息在武汉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五大队第五战区快反队与江夏区公安分局的警务协同群中激起“涟漪”。

    “收到,立即跟进!”快反队民警吴掂国迅速启动视频侦查,凭借专业研判、追踪,很快锁定两名结伙作案的年轻男子。原来,嫌疑人作案后已乘坐租赁的红色轿车潜逃至湖北广水市。在快反队提供的精准线索支撑下,案发地江夏区公安分局藏龙岛派出所民警迅速追击,在广水市一出租屋内成功将两名嫌疑人抓获归案。

    高效的破案速度得益于武汉公安创新构建的“市、区、派出所”三级联动侦查机制。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五大队组建的6个战区快反队,与全市18个区公安分局紧密对接。针对跨区域、流窜盗窃等违法犯罪,各战区快反队充分发挥机动性强、响应迅速的优势,与基层派出所协同作战。

    过去,民生案件因案情相对单一,大多交由基层派出所侦办,但受限于基层的技术、警力不足等问题,破案质效较低。今年以来,武汉公安通过警务机制改革,整合市局相关警种力量组建“民生案件专班”,持续开展“民生案件大会战”,配套市局、分局、派出所分级响应机制,确保民生案件“即盯、即研、即破”。通过体系化作战,今年以来,全市抢劫、抢夺案件100%侦破,盗窃类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提升41%,发案数同比下降55.2%。

    ■ 快速响应:织密社会面安全防护网

    入夏以来,武汉三镇的夜市、宵夜一条街烟火升腾,人声鼎沸,但巨大的人流量与酷热的天气,也让各类纠纷警情悄然上升。武汉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支队强化社会面突发案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围绕全市重点部位及主次干道、警情高发区域,规划设置100条重点巡逻线路,设置了“必巡点、必巡线、必巡面”,构建起“步巡、车巡、摩巡、犬巡、视频巡、无人机巡”等“六巡一体”的复合巡逻防控模式,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在街面,快速查处违法犯罪、调处矛盾纠纷、消除安全隐患。

    今年以来,武汉公安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引领,持续完善街面快速响应、警务协同等机制,及时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3100余名,有力守护了市民群众的平安。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武汉公安的引导下,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平安武汉创建,聚沙成塔筑实城市的安全防线。

    今年7月29日晚,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锦绣龙城夜市的商户李师傅在“警民联系群”里发出一条消息:“这边有人吵架,你们快来看看!”消息发出不到3分钟,正在附近巡逻的“光谷义警”队员便赶到现场。只见一摊位前,摊主涨红着脸与一名顾客怒目相对。“大家先退一退,有事好好说!”义警张叔一边疏散人群,一边上前隔开两人。待东新分局茅店派出所民警陈海平和同事赶到后,在民警和义警队员的共同调解下,一场可能升级的冲突被及时化解。​

    “我们发动了38个小区、14个社区及7个科技园区的安保力量,组建起‘光谷义警’队伍。”陈海平介绍,这些义警队员既是治安防控的“千里眼”,也是矛盾调解的“缓冲带”。​

    在武汉,一支由安保人员、社区居民、行业从业者及志愿者等力量组成的5.6万人“江城义警”活跃在街头巷尾、社区楼栋,他们与民警密切配合,共同守护着城市的平安。今年以来,全市通过警民联动及时处置纠纷2300余起。

    ■ 数智引擎:为案件预警侦破提供数字支撑

    “这个人有问题!”3月1日,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对外地来汉的朱某进行预警。线索第一时间流转至汉阳区公安分局,民警迅速前往盘查,经核验确认:这是一名涉嫌盗窃的流窜在逃嫌疑人。这起案例,正是武汉公安数智化赋能的典型缩影。

    近年来,武汉公安调整优化部门机构设置,组建科技信息化支队,做强公安大数据中心,以数智警务提升公安工作质效。科信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整合海量数据,市局搭建了城市级智能安防平台,实现对人员、车辆等信息实时汇聚、精准分析,为民生案件的预警发现、及时防控及案件侦破提供数据支撑。

    在科技信息化支队三大队,针对盗窃案件特点构建的“智能预警分析模型”就像一个24小时在岗的“电子警察”,时刻分析数据、更新线索。“我们用警察抓贼的经验‘训练’电脑,让可疑痕迹无处遁形。”三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优化后的系统生成报告,像短信般直达社区民警手机,民警及时核实,提前制止犯罪。

    “鑫警务”App则是科技赋能基层办案的又一利器。5月13日清晨,江岸区某烟酒店被盗,数千元香烟失窃。江岸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技术民警唐骏勘查后提取关键物证,用“鑫警务”App拍照上传。

    不到10分钟,分局侦查中心就反馈了嫌疑人尹某的信息。快反队员据此迅速抓获尹某,并串联侦破另一起积案。“过去提取物证后,需返回单位录入、人工比对,耗时2至3天。现在‘鑫警务’现场采集,系统24小时智能匹配,最快3分钟反馈结果,破案效率极大提升。”该App目前已在市、区两级公安侦查中心推广,支撑一大批民生案件快侦快破。

    “我们已经巡查了全部可疑部位,仍不见老人踪影,请求安排一只警犬明日一起出警。”今年6月,一位老人在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走失了,辖区民警反复寻找未果,民警在警务支援系统“5110”发出工单,次日一早警犬和驯犬员就来报到了。民警在警犬的帮助下,很快找到了走失两天的老人。

    去年4月,武汉市公安局开通了“5110警务支援热线”,基层民警只需要打电话或网上发起工单,即可自下而上地发起需求,24小时可获得全警143项能力支撑。各警种部门提供“分钟达”“小时达”“当日达”支撑服务。

    反诈战场上,数智化威力凸显。

    武汉公安依托大数据中心构建“反诈大脑”,实时监测诈骗线索,推行“预警—劝阻—止付”一体化机制,通过AI语音机器人与人工客服联动劝阻潜在受害人。江汉区王阿姨接到“保健品双倍退款”电话,正要转“保证金”时,AI机器人提醒其可能遇骗,人工客服接着劝说,保住了她的养老钱。

    今年以来,全市电诈案件破案率提升9.1%,累计返还受害人被骗资金8343.6万元。

    ■ 优化服务:助推城市转型发展

    “上门服务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今年4月23日上午,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接过“办证回执单”时连声称赞。当天,94名即将奔赴东南亚投身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技术骨干在公司内办理了护照申请。

    今年以来,武汉公安立足主责主业,坚持态度为先、主动靠前,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改进提升市场、法治、开放、政务、产业、科创“六大环境”,优化公安政务服务生态,助推城市转型发展。

    面对企业海外项目人员流动频繁、紧急办证需求多的难题,出入境管理部门迅速行动,组建了“护航‘一带一路’先锋队”,走进重点企业开展“定制服务”,目前已为企业集中办理护照700余人次,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不仅要助力企业“走出去”,还要积极引才引智。武汉公安聚焦放宽优化免签、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停居留期限,扩展留学生校外实习范围,实施更加便捷的出入境政策。同时,加快推进移民管理领域制度型开放,为347名企业亟须的外籍专业人才办理“五星卡”,让海外高端人才安心扎根武汉,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武汉公安专门成立政务服务支队,全面统筹政务服务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通过优化政务服务结构,形成“网上办为主、自助办为辅、窗口办兜底”的高效模式。为了让群众线下办事“只进一门”,武汉公安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全新模式。今年4 月15日,市级公安政务服务专区投入运行,金融、保安、身份证、居住证等高频事项均可“一站”办理。

    同时,武汉公安还与相关部门联动协作,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对中小学“校园餐”管理、骗取套取社保资金、假劣食品等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切身利益的犯罪保持严打高压,破获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有力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策划:武汉市公安局

    撰文:杨槐柳 王威 魏娜

    摄影:武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