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大武汉一日

    ■ 美文

    墨水湖畔霞满天

    长桥卧荷塘,莲叶托水珠。晚空燃赤焰,楼宇浸红图。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王仑宏

    今年8月,网友@朱旺国拍摄的汉阳江滩。

    ■ 故事

    我给武汉江湖拍了10万张美图

    清晨,我将眼前的晨曦定格进手机相册后,心中感慨万千:40多年来,我给武汉的江河湖泊拍下了至少10万张照片。

    1980年,我在汉阳墨水湖畔的武汉冷冻机附件厂从事宣传工作,单位为我配了一部照相机。就这样,我“被动”走上了摄影之路。

    1984年11月,武汉动物园建设期间,我拍摄了解放军战士与单位职工参加军民共建活动的照片,被长江日报采用。这点燃了当时技术水平不高的我对摄影的热爱。月湖、东湖、墨水湖、汉江、长江,成了我业余时间提高摄影技艺的“课堂”。

    我真正意义上第一张被认可的江湖照片拍摄于多年后初春的一个周日。那时正值枯水期,我在长江汉阳段拍下附近居民在江滩游玩、放风筝的场景。那张照片在《武汉晚报》刊登后,我兴奋得夜不能寐。从此,我频繁奔波于汉江、长江两岸,甚至登上黄鹤楼拍摄“大江东去”的壮阔景象。

    准确地说,我拍摄的大多是新闻照片,虽然艺术性不强,却真实记录了武汉的发展和变迁。1998年和1999年武汉抗洪期间,我在汉口江边和汉阳南岸嘴拍摄的组照多次被长江日报采用,其中两组照片于去年作为历史资料被江滩管理部门收藏。

    这些年来,我荣幸地成为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并多次得到摄影大师的指点,从而不断进步。2014年,我被聘为月湖公园市民园长。今年3月,我又被聘为武汉市市级民间河湖长。40多年间,为了更好地拍摄照片,我先后自费购置了3部专业相机、2部数码相机和1部摄像机。

    我逐渐从新闻摄影转向更具审美意义的拍摄——捕捉江河湖泊上空的风云变幻、记录浪花中的万千情愫。

    我外出拍照时,不是骑单车、坐公交车,就是徒步。有一次,我从武昌坐公交车回汉阳。透过车窗看见月湖上空绚烂的晚霞,我立刻在古琴台下车,百米冲刺般跑上龟山。可等我气喘吁吁地登上山顶时,刚才的美景早已消失。

    无论晨曦还是晚霞,精彩往往稍纵即逝。有时,我半夜三更起来,不见得可以拍到一张美图;有时,我在不经意间就能成就一张美片。

    历经40多个春秋,我用镜头记录这座城市,记录江河湖泊的美丽,记录武汉长江大桥,记录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屹立于江城舞台的珍贵画面,记录两江四岸绮丽梦幻的光影。这些镜头里都是见证大江大湖大武汉精彩蝶变的一张张美图。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朱旺国

    (整理:周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