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做城市园丁 建百姓园林

——以高质量机关党建赋能园林林业高质量发展

    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绿色驿站开展服务活动。

    在汉口一处由社区角落改造而成的“绿色驿站”里,退休教师陈阿姨正跟着园艺师学习多肉植物的养护技巧。“以前这里堆满杂物,现在成了我们的小花园,还学到了不少绿植知识。”她笑着说。这样的“绿色驿站”,如今在武汉已有500余个,如繁星般散落在全市建成区三分之一以上的社区,成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近年来,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党组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为引领,秉持“做城市园丁、建百姓园林”的初心使命,将党建工作融入一片片绿地、一座座公园、一处处湿地,让党建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绿色福祉,让武汉这座湿地花城越来越亮丽。

    ■ 强化政治引领,锻造绿色先锋生力军

    市园林和林业局党组书记介绍,局党组着力打造立体化、多维度学习平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市园林和林业局党组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逐字逐句深学细悟,把准政治方向。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开展学习研讨,中心组成员带头交流学习成果,各处室、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学习,共同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十五五”时期园林和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在局系统各支部,“助力支点建设 绘就绿美新篇”学习活动深入开展。通过青年理论学习、“为园林和林业献一策”征集活动、年轻干部座谈会等形式,凝聚起建设美丽武汉的青春力量。

    坚决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市园林和林业局通过专题培训、岗位练兵、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党员干部在生态建设、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专业素养。以应用型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和“青苗”先锋队组建培育为抓手,着力提升年轻干部专业能力。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领办项目,党员主动认领攻坚任务,形成“书记带头、党员争先”的生动局面。

    如今,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年轻干部队伍正活跃在生态建设一线,成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要典范的生力军。

    ■ 打造党建品牌,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依托丰富的森林、湿地、公园资源,市园林和林业局将党建活动与生态特色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有影响、有温度的党建品牌。

    目前,全局已成功培育“红润公园”市级党建总品牌,涌现出“书香黄鹤楼”“驿动绿小武”等一批特色子品牌。中山公园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百年阅中山”品牌,在服务市民游客中践行初心使命;武汉动物园以“党建联动·趣爱武动”为主题,传递野生动物保护理念;龟山风景区组建“红色宣讲团”,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让红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全市各公园已开展花间音乐会、赏花游、动植物科普等570余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局系统各支部深入社区基层一线开展树木修剪、植物医生等服务活动100余场次。

    各基层单位深挖资源,今年又创新打造“古木奇兵”“芳荷研学工作室”等16个特色品牌,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党建品牌矩阵。一个个鲜活的党建品牌,成为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浸润着暖意与诗意。

    ■ 聚焦民生福祉,提升市民绿色获得感

    市园林和林业局将“支点建设”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深度融合,把建设口袋公园、绿道、林荫路、开展公园文化活动等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并用心用情解决好公园噪声、小区绿化修剪等一桩桩民生的“关键小事”。

    “绿色驿站进社区”活动把绿色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这些由闲置空地改造而成的一站式平台,集植绿、识绿、养绿、赏绿、换绿、医绿、购绿功能于一体,成为社区治理的创新样板。一支由专家、社区园艺师、园丁志愿者组成的2000余人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生态种植、自然教育等活动3000余场,惠及群众超20万人次。

    线上,“绿小武”公共服务平台集结60位园林专家在线坐诊,“AI植物助手”24小时答疑,实现绿色服务从“推窗见绿”到“开屏见绿”的智慧升级,市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养花购花、预约生态实践等便捷服务。

    凭借扎实的工作成效,市园林和林业局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务实功换来满园春。”市园林和林业局党组书记表示,将坚定不移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让党建工作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接地气又聚人心,奋力建设宜居美丽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绿色动能”。

    供稿:市委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