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永谋
可以预计,在未来“科学人”的新道德中,反对竞争、善于合作是对现代智人道德最重要的改造标准。随着新人塑成,机器人劳动社会很可能走向全面的人际和谐。
以目前的状况看,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可能提高效率,“吃大锅饭”容易养懒汉。这种情况与资源稀缺性和劳动辛苦性相关,占据更多资源和轻松的劳动岗位,都需要激烈地竞争。当AI替代劳动完全实现,劳动几乎被机器人所完成,社会商品和服务极大丰富,资源稀缺和劳动辛苦的情况逐渐消失,剩下极少的劳动也变得更愉快,彼时,合作而非竞争更应该能提高效率。
当人人经济自由,不愉快的劳动被压缩到极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高效社会也是未来的美好社会。在效率提高的同时,未来的新人拥有强健的肉体、良好的健康状况,以及为社会服务的情操,他们可以利用大把的闲暇发展自身的天分、能力和创造性。在理想状态下,他们更多地出于兴趣的目的而非劳动的目的聚集起来,在非竞争性社会中组成大量小规模、多元化的合作社区。
当这类合作社区占据社会组织形式的主流时,智能社会的政治生态就会发生改变,大量的公共事务无需大规模的政治机构来解决。
就某种意义来说,在人人经济自由和非竞争合作的情况下,攫取更大的权力与威望没有实质的意义,因而,人际和谐社会的所有成员在政治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社区组织者没有特殊的权利,尤其没有强制干预社区成员的权力。在未来的智能社会,政府功能有限,政府成员的权力也极为有限;理想状态下,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相互帮助,没有阶级、阶层的差别,没有炫耀性和浪费性的消费,人人彼此合作的新人社会比今天更为和谐,有利于在全世界范围实现永久的和平。
可以想象,在人际和谐社会中,人人经济自由使得经济犯罪大大减少。
在社会生活方面,非竞争性要求营造人人平等、合作的和谐文化,反对给某些人比别人更大的名气和社会声望。谁的能力更强就应该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未来,这很可能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在新人看来,能力都是智能社会培养的。无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在后代抚养、学生教育和社会活动等行为中,各种行为技术都被有意识地运用,消除了不利于合作社区的坏情绪,强化了有利于合作社区的好情绪。比如,让小孩子在群体中接受积极情绪,避免父母消极情绪对他们的影响;又比如,在社区中消除嫉妒等消极情感,培养快乐等积极情感;又比如,发展家政技术,减少家务劳动时间,提高家务劳动的社会化程度,从而解放妇女,真正实现性别平等。
随着人性改造成果的不断积累,最终非竞争性会成为智人的某种生物性状。
上面关于智能社会演进话题讨论的是人际和谐社会的理想状态,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细节性的制度设计。比如在经济自由的社会中,对非竞争性的强调可能让社会成员失去进取心;虽然经济犯罪消失了,但是其他冲突可能增加。无论如何,当机器人全面劳动社会到来以后,条件一旦成熟,实施身心设计这一大的方向是确定的、无疑的,剩下的就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警惕风险,以适当、适度和有限的方式逐步推进,并在持续的、及时的反馈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前进的方向。

上一版




朗读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